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明宗暴死,元文宗继位,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 ,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何栋(1490-1573),字伯直,又字子宇,号太华,陕西长安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初授御史,后官至总督蓟辽军务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性好学,善应变。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 , 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莽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长,获正直名。绥和元年(前8年)任大司马。汉哀帝时,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大司马,立汉平帝,进封安汉公。为笼络人心,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元始五年(5年)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 王莽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法禁烦苛,人民因铸钱犯法,伍人相坐,罚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加以连年灾荒,饥馑疾疫相继,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引起各族反抗,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商人杜吴杀死,新朝灭亡。 
李广(?~前119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司马迁评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柳堂,字纯斋,别号勖菴,河南扶沟人。祖籍陕西朝邑县,后其家随祖母定居河南扶沟,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河南扶沟县吕潭集,幼而好学。同治元年(1862)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拔贡,是年联捷中举,后教读近二十年。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会试举进士,以知县分发山东,光绪二十一年(1895)署任定陶知县,次年补惠民,二十七年(1901)二月,任东平州知州,二十九年(1903)四月,调德平,三十年(1904)六月,复任惠民,三十一年(1905)正月,调乐陵,三十二年(1906)五月复任惠民两次,三十三年(1907)四月,调牧济宁直隶州,三十四年(1908),以新政急迫,不能尽职,再改任章丘,不愿赴任,请求告老,从此入居济南城西第二虹桥寓所。清灭亡后,每日与诸位遗老徜徉于诗酒之中,并自称亡国大夫。著述有《宰惠纪略》、《史外韵语书后》、《莲西吟草》和《北上吟草》
万金(1327—1374),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俗姓姚,一名力金,字西白,法号通圆、白庵。临济宗南岳下第二十一世传人。幼从吴县宝积院道原宗衍法师出家。精 研天台三观十乘之旨。后慕禅法,谒虎林古鼎铭公于径 山,命掌记室。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住持苏州瑞光寺, 筑孤云庵于城东养母。迁嘉兴天宁寺,赐号圆通普济禅 师。明洪武元年(1368 年)迁杭州净慈寺。退居同归庵。 四年奉敕住持南京大天界寺,建法会于钟山后,复还同归 庵。五年冬复建蒋山法会,诏为主座。卒于京,葬嘉兴。 精通佛典,务直指心源宗说。诗文、字画精绝。著有《澹泊斋稿》。
宇文(yǔ wén)为复姓,炎帝神农氏后裔。主要来源中国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自称宇文姓。东晋时,宇文氏进驻中原,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宇文姓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南北朝时期逐步南下内迁。唐代时,他们入地为籍,遍及中原各地。宋后宇文氏已不常见。如今在河北、陕西、山西、北京、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宇文姓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约2.1万人。
应元,(清)福建上杭人,画家。代表作品有《天官图》。
巴图鲁(满文:ᠪᠠᡨᡠᡵᡠ,转写:baturu)为满语中“英雄”、“勇士”一词音译,与蒙古语的“巴特尔”(баатар)同源,亦音译作拔都。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 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因其用来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故而又有“勇”之称。
时中(生卒不详)明代官吏,江苏常熟人。 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出知绛州。擢南京刑部员外郎后,身体力行,避免部下贪赃枉法。后忤刘瑾罢归。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瑾被诛后,复旧职,累迁广东副使,领海南兵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