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萧有终(947~1005年),字道成,北宋将领。宋同州郃阳(今陕西合阳)人,雷德骧之子。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迎接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帮助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把女儿嫁给司马昭。累迁中领军、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获赠卫将军,谥号为景。 王肃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学加以综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宣扬道德价值,将儒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庙。宋真宗时,追赠司空。(概述内图片来源: )
来复,[明]字阳伯,三原(今陕西三原)人。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
史道(1485-1553),字克弘,号鹿野,北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
葛荣(?~528年),本姓贺葛,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早年从军,成为怀朔镇将领。孝昌二年(526年),前往定州左人城(今河北省唐县),加入鲜于修礼起义军,杀死叛将元洪业,成为起义部众的领袖,自称天子,国号“大齐”,年号“广安”。乘胜进军,占据河北广大地区,合并杜洛周部众,拥兵数十万人。永安元年(528年),参加相州滏口之战,为太原王尔朱荣所败,被俘遇害。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1-6] 精通百家学问,[7-8] 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他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 鬼谷子,被后世尊为“谋圣”,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历代列为禁书。  [11-12]  
刘德(?—前130年),西汉宗室、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为栗姬。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刘德以皇子身份受封河间王,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被卷入政治漩涡,而是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今留传后世的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应是刘德之功绩。晚年受到汉武帝猜疑,忧悒成疾。元光五年(前130年)病逝,谥号为献。
徐广(352年~425年),字野民,东莞郡姑幕县(今山东省莒县)人,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年七十四岁。徐邈之弟。
黄人(1866~1913),近代作家﹑批评家。原名振元、震元,后更名人昭,字羡涵,又字慕韩、慕庵,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闇、梦庵、慕云。中年更名黄人,字摩西。江苏常熟浒浦人。与当时苏州的李思慎、沈修、朱锡梁被文坛合称为“苏州四奇人”,后因精神病死于苏州。
高树生(472年~526年),勃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时期官员,青州刺史高谧之子,北齐神武帝高欢之父。 通情达理,重视节义,广结英豪,不治产业。孝文帝时期,跟随阳平王元颐讨伐柔然,拜镇远将军。孝昌初年,拜为大都督,镇守故地。 孝昌二年(526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追赠使持节、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勃海郡王,谥号文穆。北齐建立后,追封为文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