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商辂[lù](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明朝中期名臣。商辂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成化三年(1467年)再度入阁,渐升为内阁首辅,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孝庄钱皇后去世后,商辂与同僚彭时等据理力争,最终使其得以袝葬裕陵。晚年请求罢黜宦官汪直未果,于是力请辞官,以少保致仕。居家十年后,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太傅,谥号“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与彭时齐名,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明代诗人。字安中。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已不详。少时曾到处游历,中年归隐于七岩山、自称皆山樵者。永乐四年(1406),以儒士被荐修大典。书成,授翰林典籍,旋投牒归。写诗甚多,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他喜爱徜徉山水丘壑。有时借山水以抒写情怀:“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淡初性。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松石峰天王寺》)有时就古迹生发感慨:“姑苏城下刺兰桡,却忆吴王古市朝。香辇路边春寂寂,馆娃宫外草萧萧。 千年往事空啼鸟,半夜疏钟自落潮。明发不堪回首处、瞑烟秋雨过枫桥。”(《吴城怀古》)在其抒发的情怀和生发的感慨的诗作中,多凄怨之音,如《塞下》:“嘶马边尘黑,鸣笳陇日昏。”《昭君》:“身随胡地远,心是汉宫怨。”《寒村》:“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鹧鸪》:“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老马》:“只今弃掷寒郊路,犹自悲鸣向主人。”其诗皆弹奏出这样悲凉的音符和旋律。(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明代将领。字天锡,河北迁安人。身材魁伟,骁勇有谋,习通兵法,好《左氏春秋》。初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初因功进都指挥同知,守备遵化。十三年(1518年)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蓟州,后又镇守辽东,因功进左都督。在镇期间,善用兵,厚抚间谍,每战必胜;识人善任,所拔卒校后多至将帅。及卒,州人洒泣,两镇立祠为祀。(来源:军事大辞海·上, 2000-05)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人[1-2] 。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赠少师夏鼎的儿子。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授行人司行人。迁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闻名。明世宗继位后,上疏奏陈先朝弊政,奉命裁汰冗员,清查皇族庄田,迁少詹事兼任翰林学士。推动“大礼议”事件,大获圣宠,累迁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加位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嘉靖十八年(1539年),成为内阁首辅。完备内阁,抑制宦官,整顿吏治,巩固边防,颇有政绩。内心耿直,豪迈强直,逐渐失去宠爱。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支持收复河套地区,受到严嵩诬陷,坐罪处死,时年六十七岁。明穆宗继位,得以平反昭雪,追谥“文愍”。 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及《南宫奏稿》传世。 (来源:百度百科)
①明永平滦州(今河北滦县)人,字登之。万历进士,授临颍知县,历湖广参政。天启五年(1625)晋兵部尚书。因不附魏忠贤,令经略蓟辽。尽撤关外右屯、大凌河之兵,未数月,即遭劾落职。卒年八十二。著有《籁真集》、《蓉溪书屋续集》等。②考试成绩优等。汉代博士弟子、贤良文学皆有高第。博士弟子每年考试,能通一经以上,补文学掌故;其高第则可为郎中。又,官吏考课成绩列为第一亦称高第。《后汉书·邓晨传》:“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李贤注:“中山属冀州,于冀州所部郡课常为第一也。”(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明诗文家。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张居正去世,与张四维相继柄政。因立明光宗为太子事受时论非议。后力求免职,诏驰驿归。卒于家,谥文定。为明后期元老重臣,对朝野影响颇大。其文主要是官场应用之作,诗有台阁体遗风。著有《赐闲堂集》,另著有《书经讲义会编》、《召对录》、《纶扉牍草》。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一八、《国朝献征录》卷一七。(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明代诗文作家。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属江西)人。永乐十三年(1415)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宣德初进侍讲学士。正统中进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典机务,旋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景泰中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曾集古帝王行事,奉上《勤政要典》。英宗复位,杖百,并戍铁岭卫,后释为民。年78岁卒。他的诗颇有台阁气,典雅雍容,如《过徐州回銮处》:“偶过回銮处,遥因想翠华。彩云飞辇路,象迹印汀沙。晓日彭城地,春风杨柳花。独惭随使节,重此泛仙槎。”但缺少诗人的真情实感。《东行百咏集句》是他被谪东行时集古人诗句写成的绝句,初得300首,复叠和其韵至千余首。集句都不注姓名,颇多窜易牵就。和韵诸作,更多累句。这些属游戏之作,无甚价值。著有《芳州集》10卷、《东行百咏集句》9卷。(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1991-10)
张爵(1485—1566),字天锡,号省庵。原籍湖广德安府应城县(今湖北省应城县)人。明初,其高祖张珍腊“占籍燕山前卫军役”,遂迁居北京。张爵年轻时,曾替父在兴府补役.由于才华出众,被委以书办,“府中诸侍从子侄悉委训之”。正德八年(1513年)授冠带。十六年(1521年),因请“封事”抵京,适闻迎立情报,遂不惮夙夜,七日返府,密奏秘闻,因而受到赏赐。嘉靖帝即位后,张爵因扈驾有功,遂升锦衣卫实受百户,世袭。 嘉靖元年(1522年),升副千户,世袭。三年(1524年),因其“类奏有功”,升任正千户。张氏“惧满盈”,遂告退家居。然不久又委以职,因缉捕有功,升任指挥佥事、提督象房。十七年(1538年),侍驾巡幸山陵,授锦衣卫堂上佥书,“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十八年(1539年),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张爵“充前驱使事,—切机务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挥佥事俸。自发驾以至回銮,飞鱼蟒衣、帑金、厩马、酒饭之赐,及宣召面谕之优,不可枚举。”二十年(1541年),张爵等“俱以潜邸扈从来京,愿各分舍,请给田舍如例,从之”(。后因功升指挥同知、指挥使。三十八年(1559年),张爵自请致仕,退休养老。他“任卫堂二十有三载,凡殿试、赐宴、监比考选,率多遇焉”。 张爵, “自幼好读司马温公《通鉴》及唐诸家诗,晚年犹不释手”。自家居养老后,尝“以琴棋结社,召集朋侪,非订究往迹,则吟咏性情”。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不分卷。 (来源:中华典藏网站 张爵简介)
明代诗文作家。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属福建)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改左中允,仍视司业事。万历三十五年,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四十二年,乞归。在位8年,务调和群情,辑和异同。光宗立,特诏召还。未几,熹宗立,复赐敕趣之。天启元年(1621)十月还朝,复为首辅。因魏忠贤专权,知时事不可为,天启四年屡上疏乞休。崇祯初,赠太师,谥文忠。其诗往往信笔挥洒,抒写性灵,如《歌风台》:“泗水亭边御辇过,只今人说汉山河。风云自护兴王地,父老争传击筑歌。酒散夕阳宫树冷,台临春岸野花多。最怜楚舞情愁绝,遗恨千秋尚不磨。”其诗语言不够精警。他亦善文。黄宗羲评其文说:“学欧(阳修)梗概,而学力不及,不得其精神所在。”(《明文授读》)著有《苍霞草》、续草、余草20卷、《纪游小草》8卷。(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 1991-10)
王安,明神宗皇宫太监,河北省雄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当过明光宗的伴读,万历时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当郑贵妃谋立己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处于危机之时,多由王安保护。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并劝光宗重用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等人。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协助天启将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住哕鸾宫。魏忠贤、客氏得势后被杀。(来源:《上图古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