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伍云 ,定远人,明朝将领。以荆州护卫指挥同知从征交阯,破坡垒、隘留、多邦城,拔东、西二都,皆有功。
向朴,字遵博,父寿。洪武末受献县知县。
江皋,字在湄,号磊斋,安徽桐城人。顺治十八年进士,观政刑部。父病,乞养归。丧除,授瑞昌令,擢九江郡丞,寻移守巩昌。康熙二十一年,知柳州府,后以宪副视学西川。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守兴泉道,以前任事罢归。生平耽读书,好吟咏。著有古文三十卷,诗四十一集。 江岸,江边地,又指江中。 清代考上进士的江皋共有三位,安徽桐城的江皋是顺治十八年马世骏榜进士第二甲第六十一名。还有两位:一是江西贵溪人江皋,雍正五年彭启丰榜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九名;一是云南南宁人江皋,乾隆四十三年戴衢亨榜进士第三甲第七十八名。
廖升,明代官员。襄阳人。博学有史才。与当时名士方孝孺、王绅等交往甚密。洪武中为左府断事。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六月,升任太常少卿。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敕修《太祖实录》,他与高逊志充副总裁官。后燕王朱棣南下夺位,他闻知恸哭,自缢死。
葛诚 [1] (?–1399),明朝初期大臣。洪武末,为燕王府长史。尝奉王命奏事京师。因揭发燕王朱棣谋反事情败露被诛杀。
曾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荐授海州学正。九年,以天变诏群臣言事。秉正上疏数千言,大略曰:“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
库尔缠(穆麟德:Kūrcan,一作库尔禅,?—1633年),后金文臣,钮祜禄氏,满洲镶红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孙。
叶天士(1666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 [1]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2]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3] 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张履祥(1611年11月5日—1674年8月29日),汉族,字考夫,又字渊甫,号念芝,号杨园,浙江桐乡人,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属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 [1] 张履祥生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少孤家贫,母以孔孟皆无父之儿教之。年十一,就馆于陆昭仲,十五应童子试,补弟子员。后以教馆谋生。又往藏山和靖书院,受业刘宗周。闻京师有变,遂弃诸生,隐居教授。道光时入祀太庙,同治时入祀文庙。 [1] 其著作因付梓较晚,清初影响不大,至清末被视为上接程朱之绪,下开清献(陆陇其)之传。志称“朱熹后一人”。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等。 [1] 后人辑有《杨园先生全集》。
费密(1625年8月25日—1701年10月8日) [1-2]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奉父流寓泰州,其父邃于经学,尽传父业,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为辞。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费密与遂宁吕潜、达川唐甄合称“清初蜀中三杰”。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