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成仲龙(1581—1654),字为霖,号环洲。河南长垣人。成仲龙为成莲次子,成伯龙弟。官至陕西右布政使。 七岁丧母,年长善书文,为襄毅公李化龙所喜爱。明万历四十六年中戊午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辛未科进士,时年已五十岁。名列三甲第二百零六名进士。初授夏邑知县,时时关心民众疾苦,革除弊政,故衙吏不敢胡为。中丞上奏其功,调任永城知县。 崇祯十五年(1642年)迁陕西关内道参政。顺治二年,皇帝下诏推荐前朝旧臣,成仲龙补山西岢岚道参政。再迁陕西右布政使,此时成仲龙已年老多病,遂致仕归里。 成仲龙有三子,长子象珽己卯举人,娶吏部尚书王永光孙女;次子象瑨,娶河南布政使柴寅宾女;三子象瑆,辛卯举人,任山东安丘知县;孙成霈,康熙乙丑科进士,任大冶知县。成仲龙晚年善好诗文,尤好陆放翁、方逊志二家。著有《东璧楼集》。成仲龙卒后祀乡贤祠,并河南、山西名宦。葬于城北留村西南。
庆霖(~1806),章佳氏,字睛村,尹继善子,庆桂弟,满镶黄。
张凤翀,字文彩,号岐山,生卒年不详,宁州(云南华宁县)人。 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二年(1523)任旌德知县。
张道渥(1757—1829),字水屋,一字封紫,号竹畦,又自号张风子、骑驴公子,山西平阳府浮山县人。张体中子。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生,道光九年五月初一日卒。以贡生捐纳,由广西河池知州,仕至直隶蔚州知州。著有《水屋剩稿》。
张逸少,字天门,号青山,江南省镇江府丹徒县(今属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
张起凤(1880——1957年),字翙之,山西猗氏五农庄(现属永济卿头镇张锁行政村)人。
张贞,字起元,号杞园,山东安邱(安丘)人。康熙11年(1672)拔贡,官翰林院待诏。18年(1679)荐举博学鸿诃,不赴。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著杞园半部、潜州,娱老等集。
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从征南皮而击破袁谭。后与曹操联姻,成为皇亲国戚。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
张秉彝(1593年-1667? [1] ),字孩之,号拙庵,县学生,清名臣张英之父、张廷玉之祖父
张瑞麟字梦绂,一字仁甫,号莲航,清道光二年(1822年)生于青州府高苑县(今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邢王庄)。清同治元年(1862年)张瑞麟赴省会济南参加乡试,得中举人;1863年再赴京参加会试、殿试、朝考,中第六十名进士。其师张纫芳是高苑城里本族人,与他同科中举人,同科中进士,名列二百名,故乡人云:“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张瑞麟四十一岁,他考中后回家见其母说:“娘啊!我考中了。”其母说:“中还早吗?”可见老夫人教子之严。中进士后,张瑞麟到四川省仪陇县等地任职,1873年调绥定府达县知县,在1867年和1875年还两次充任乡试同考官,所荐多知名之士,后调顺庆府知府。1880年58岁时告老还乡,1883年应青州郡守梅守岩先生的聘请,到青州松林书院主讲经学,诸生以“经传北海”额于讲堂。1887年寿终,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