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汪国 (清)字幼真,号菱湖。鄞县人。
归允肃(1642—1689)清代官员、学者。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康熙十八年进士第一,状元。授修撰,官至少詹事,与议政事,持正不阿,以疾告归。工诗文,简质厚重,有《归宫詹集》等。
杨三知,字知斯,直隶良乡人。顺治三年进士,授山西榆次县知县。榆次经流贼残破后,井里萧条,三知以恩义安辑,户口日增。
林增志(1593—1667),字任先,一字可任,俱吉州安福人(今吉安安福人)。明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寄籍浙江,《碑录》”浙江瑞安“。任蒲圻(今属湖北省)令,政尚廉静,每月讲学明伦堂,士风丕变,考绩异等,擢翰林编修,和黄道周、倪元璐友善。万年避难于泰顺县,墓道遗址有待考究。
生于康熙二十一年 (1682),卒于乾隆二十年 (1755),享年74岁。少有俊才,从张大受游。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十年,充四川乡武副考官。生平游迹,历蜀秦齐楚,登临凭吊,发而为诗,颇得江山之助。重华颇长于诗,能推求言外之意。时以古文名,重华以诗名,当时莫能轩轾。
六年五月至七月,贼麕至,水陆环攻,载文偕参将曾廷相、张遇清,都司唐文灿等,婴城固守,困重围七十馀日。乞援、乞饷,告急文数十上,大吏但空言慰藉。载文知事不可为,遣亲仆间道以县印檄送桂林,独激励兵勇与贼相持,教谕傅扬清,把总吕耀文,生员傅扬芬、吴国霖先后战死。贼攻益急,载文中炮伤腿,痛哭,北面顿首曰:“臣力尽,惟以一死报国,然不忍百姓屠戮也。”纵之去。千总方源开城私遁,贼乘隙入。载文、廷相率勇巷战,手刃数十贼,力竭,自刭不殊,贼拥至船中,抗骂不屈,并脔割之。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二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 [1-2] 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 [3] 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为远方司马。以杜黄裳、皇甫镈、李吉甫等人执政,停献祥瑞,修订律令,整顿科举,减省官员,加强财政管理,以求治理。又听杜黄裳之议,以法度制裁藩镇,先平西川刘辟、江东李锜,使魏博田弘正归顺。复平淮西强藩吴元济,大振威信,致使成德、横海、幽州等镇相继归附。至元和十四年(819),收复淄青十二州,代宗广德以来藩镇跋扈局面暂告段落,史称“元和中兴”。晚年迷信方士求长生,服金丹,因躁怒,宦官往往获罪被杀,人人自危,终为宦官陈弘志等害死,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享年四十三岁。 [5] [47] 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李柏(公元1630年-公元1700年),字雪木,号太白山人,陕西眉县人,清初文学家。著有诗文集《槲叶集》。
李果,(1679年-1751年),江苏长州人,字实夫,一字硕夫,号客山。著有《在亭丛稿》十二卷,《咏归亭诗钞》八卷,与《石闾集》,(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图为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李方,广东五华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第二届学部留学生考试,授予法政科进士出身;廷试之后,据其所学法律专业,分至大理院,曾任大理院推理。按:《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五六四:三十二年九月丙午(1906年10月29日),引见游学毕业生。得旨:陈锦涛、施肇基、李方、张煜全著赏给法政科进士,颜患庆赏给译学进士,谢天福、徐景文赏给医科进士,颜德庆赏给工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