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崔经(1506~1578),字邦济,号石溪,其祖先为颖上人,后移居陕西佳县通镇西山村。明嘉靖年间,鞑靼大兵入塞,诸将畏敌自保,崔经却领孤军与敌激战六昼夜,身受数创,粮草断绝,仍坚持战斗。恰遇天降大雨,敌兵退去。此后,奉命守八角城,匈奴兵畏惧崔经威名不敢进犯。嘉靖三十六年(1557),升任辽东都阃(京城外军事负责人)。时辽东大饥,崔建议赈济,救活平民甚多。三十八年(1559),升为通州(今通县)游击将军,以功封昭勇将军。三十九年(1506)以病告归。万历六年(1578)六月十日卒于榆林,时年73岁。同年九月归葬崔家峁村庙见梁。20世纪80年代墓被盗,所幸墓志铭完好。崔氏家族在西山村为其建武师庙,并将墓志铭嵌于庙廊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的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文学方面,《后汉书》本传(卷五十二)记载他撰写的各种文体五十七篇,亡佚颇多,严可均辑录《全后汉文》中的作品已不足一卷(见卷四十五),今存者以收入《文选》卷五十六的《座右铭》最为有名。治学方面,曾与著名学者王符、窦章、马融、张衡等问学或交游,精通天文、历法、京房易学,后来又从东郡发干县狱吏学习礼学,可谓“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崔瑗父亲崔骃、儿子崔寔 、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学者,《后汉书·崔骃传》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种文学史著作很少论及,近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崔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值得注意。
[清]字静安,号荇溪,一号匏叟,奉贤(今属上海市)人,居松江(今属上海市)。
悼皇考刘进(约前112-前91年)汉宣帝刘询之父,汉武帝刘彻长孙,戾太子刘据长子。其母为史良娣,故号史皇孙。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卫太子败亡,刘进与妻子王翁须及其妹在长安同时遇害(非坐诛),葬在宣平门(东都门) 外的广明苑北 ,后追改为奉明园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庚申日,其子刘病已在霍光的拥立下,以“武帝正统” 继承皇位,是为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宣帝“比诸侯王国”改葬刘进夫妇,追谥刘进曰悼,今址在西安市文景公园。元康元年(前65年),宣帝按天子规格,对父亲刘进上尊号曰皇考,谥号悼,立皇考庙,并增加奉明园民户为奉明县作为陵邑。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元修(510年~535年 ),字孝则,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元修博学多才,喜好武事,沉稳厚重。 初封汝阳县公,拜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孝庄帝即位后,转太常卿、宗正卿,册封平阳王。节闵帝普泰初年,拜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左仆射 。中兴二年(532年),在大将军高欢拥戴下,登基为帝,年号太昌。 永熙三年(534年),不满高欢专政,迁都长安,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十二月(535年2月),为丞相宇文泰所弑,年仅二十六岁,葬于云陵。西魏追谥为孝武帝,东魏追谥为出帝。 
令狐楚(766年 -837年12月13日),字悫士,自号白云孺子 。京兆府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人,郡望敦煌(今属甘肃) 。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受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自此卷入党争。后出为华州刺史,升任河阳节度使。元和十四年(819年),入朝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宪宗去世后,为山陵使,受亲吏赃污事牵连,被贬为衡州刺史,量移为郢州刺史,后升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唐敬宗至唐文宗时,重新得到任用,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节度使、吏部尚书等职,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甘露之变”后,厌恶宦官擅权,遂自请解职,外授山南西道节度使。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在任内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册赠司空,谥号“文”。 累赠太尉。 令狐楚长年担任地方节度使,“长于抚理”,政绩颇为显著。又擅写诗文,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 ,长于绝句。有《漆奁集》《梁苑文类》《表奏集》等著作传世,今均佚 。《全唐文》《全唐诗》等辑录有其诗文  。
元弼(?-506年),字邕明,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徐州刺史元郁之子。 [1] 性格刚正,颇有文学,起家中散大夫。爵位为季父尚书仆射元丽所夺,托病辞职。 [2] 宣武帝元恪即位,拜为侍中,上表固辞,隐居于嵩山,卒于家中。孝庄帝元子攸时期,追赠尚书令、司徒公、济阴郡王,谥号文献。
元珍(468年~514年),字金雀,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平文皇帝拓跋郁律六世孙,幽州刺史拓跋平之子。 [1] 为人忠谨,身材魁伟,擅长射御。太和年间,选为武骑侍郎,转直阁将军,随从孝文帝南伐,除冠军将军。 [2] 宣武帝即位后,曲事高肇,深受宠昵,参与杀害彭城王元勰,迁侍中、尚书左仆射。 [1] 延昌三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追赠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
阳平王拓跋新成子,元道隆父,征西大将军、夏州刺史、阴平文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