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冯元飙,字尔弢,明朝大臣,浙江慈溪人。父亲冯若愚,南京太仆寺少卿;兄冯元飏,崇祯年间进士,天津巡抚、右佥都御史,抗清志士。
字德辉,都宪达弟也。嘉靖乙未进士,历官自廷尉评,擢守安庆,两淮运使,广西参政,终广东布政使。暹恺悌沉静,持身廉甚,仕三十年,屡执利权,处脂膏不自润,旧业未尝长尺寸。林宗伯文恪尝与建安李太宰论陈运长,太宰弗善也,曰:“昔吾谴归过淮,而不吾送。”“然则顷者上复召公,迎乎?”曰“否。”文恪曰:“惟其不迎,所以不送,公何尤焉?”太宰笑而不答。
钱陈群(1686─1774年),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祖籍浙江海盐,清朝重要大臣。清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雍正、乾隆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官至刑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端。钱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又曾任经筵讲官,特得乾隆帝尊宠,倚为元老儒臣,称为故人。钱陈群病老归乡之后,还常寄诗相与唱和,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 (右图为钱陈群像,载《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钱谦益的评价富于争议,尤其是降清、仕清之举成为其道德症结, 清乾隆帝将之视作失节者,删禁其著作;[2-3] 但也有学者指出,入清后钱谦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将、暗中资助郑成功反清等等。 若就文学地位而言,则钱谦益仍应得到肯定。 (概述图片来源:清·杨鹏秋《清代学者像传·钱谦益像》 )
赵璘(约公元844年前后在世),字泽章,南阳人,后徙平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家世显贵。宣宗常索科名记,郑颢令璘采访诸家科目记,撰成十三卷,进之。
丰坊(1492年-约1563年),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更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
裴休(791年—864年 ),字公美。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 。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裴休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裴休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有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概述内图片来源:清咸丰修《安徽黟县裴氏族谱》
董巨,古代画家并称:南唐画家董源、五代,宋画家巨然并称“董巨”。
胡居仁(1434年-1484年),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朝理学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484年4月7日),享年五十岁。幼时聪敏异常,时人谓之“神童”。稍长,胡居仁从安仁干淮游先生学习《春秋》,日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及壮,师事崇仁硕儒吴与弼,而醇正笃实,饱读儒家经典,尤致力于程朱理学,过于其师。认为“气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若理则无不实也”。其穷理方法不止一端:“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 常与友人陈献章、娄谅、谢复、郑侃等人交游,吟诗作赋。人谓之崇仁学派,名闻当时,影响后世。绝意仕进,筑室山中,学者日众。寻主白鹿书院,以布衣终身。万历中,追谥文敬,从祀文庙。
胡侍(1492年~1553年),字奉之,一字承之,号濛溪 ,陕西都指挥使司宁夏卫(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胡汝砺之子。嘉靖三年(1524)因劾奏当朝大学士张璁、桂萼遭贬谪,嘉靖十七年(1538)寻命复职,嘉靖三十二年卒。胡侍一生勤于读书和写作,其传之于世的著作有《蒙豁集》三集,《续卷》一卷,《墅谈》二卷,《真珠船》八卷,《清凉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