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钱易(968-1026),字希白,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 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许翰(?―1133年),字崧老,拱州襄邑人,宋朝官员。元祐三年(1088年),许翰考中进士。后来许翰历任给事中、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资政殿学士等职。许翰正直不屈,历事三朝,官至尚书右丞、权门下侍郎。因与王黼、蔡攸等奸相政见不合,屡遭诬陷免官。绍兴三年(1133年),许翰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蔡庄,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晋江市)人,北宋宰相蔡确次子,曾任枢密院从官。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 ,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人,世称伊川先生,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田京,字简之 ,世居沧州,其后徙亳州鹿邑。举进士,调蜀州司法参军,自秦州观察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大理寺详断官。赵元昊反,侍读学士李仲容荐京知兵法,召试中书,擢通判镇戎军。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奏兼管勾随军粮料。入对,陈方略,赐五品服。寻为经略安抚判官。守赟既罢,以武略应运筹决胜科,及试秘阁,与他科偕试六论,京自以记诵非所长,引去。
王纶,字德言,建康(今江苏南京)人。绍兴进士,授平江昆山主簿,历镇江、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南宋官员。
王素(1794—1877),字小梅,晚号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幼拜师鲍芥田,又多临华岩,凡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道光初与魏小眠、王应祥并驾。自悔书拙,每晨必临数百字,至老无间。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克扬州,迁邵伯,又迁郭村,逾年返扬。有请画南北斗星君像,乃诣蕃厘观图其塑像为稿本,其虚心若此。篆刻效法汉印,为画名所掩。卒年八十四。
王益(994—1039年),字舜良,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王安石之父。
王瑜,字忠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
王珍(1684~1744年),字雄樵,山西长治人。 王珍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科副贡。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刑部贵州司郎中升任台湾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