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万进,云州人,初为本州小校,亡命投幽州,继威年幼,未能政事,以万进佐之,凡关军政,一皆委任,后梁节度使。
成明(1790年 - 1853年),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男,汉族,潭龙人。娶李氏,两人育五男,长男其仁,次男其义,三男其礼,四男其智,五男其信。它的祖先世代务农,家境富裕。他是一位地主,有良田和林地。
霍集斯(1710—1781),清新疆吐鲁番人,清代回部王公,历任乌什、和阗阿奇木伯克,封郡王品级多罗贝勒。
邓元,生卒年不详,字南秀,隆兴府丰城人。南宋淳熙二年进士。授分宜县主簿。
祖上业医,三代御医。至赵文魁时已居住北京九代,皆以医为业。从其祖父起即入太医院供职,其父赵永宽为光绪前期御医。赵文魁幼承庭训,少年时代即在其父赵永宽的指导下颂读中医经典。
谷永(?~前11年),本名谷并,字子云,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汉时期官员,卫司马谷吉之子。谷永才德过人,举孝廉出身,起家长安小吏。建昭年间,成为御史大夫繁延寿属吏,迁太常寺丞。汉成帝刘骜即位,依附于大司马王凤,出任安定太守、凉州刺史,迁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给事中。元延元年,出任北地太守,上书评论王氏专政问题。元延元年,迁大司农。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坐罪免职,死在家中。
诺尔布,同名者有三:①(?—1687)清代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之汗。博尔济吉特氏。②(?—1731)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土尔扈特部台吉。客列亦特氏。③(?—176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聪明伶俐。 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在东兴之战中取得大捷,名闻海内,天下震动。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胥鼎 (?——1224) 字和之,山西繁峙人。尚书右丞胥持国子。大定末,擢进士第,入官以治能称,迁大理丞,至宁间,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宣宗即位,元兵围中都,授知大兴府事兼中都路兵马都总管。时京都百姓缺食者甚多,乃上奏请求立法振救,宣宗从之,救活颇多。宣宗南迁,授知平阳府事兼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以能够用策略退兵,进官一阶。贞祐四年(1216),守平阳有功,拜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行省于平阳。任上多有进言,予时政多补。镇守河东一方,朝廷倚重。兴定初,进平章政事,封莘国公。四年(1220),致仕。哀宗即位,复拜平章政事,封英国公。正大三年死。
羊欣(370年—442年),字敬元,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晋宋时期大臣、书法家,桂阳太守羊不疑之子,吴兴太守王献之外甥。东晋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辅国参军,迁后将军(司马元显)舍人。桓玄辅政,授平西主簿,参预机要事宜。义熙年间,得到太尉刘裕的信任,历任右将军(刘藩)长史、中军(刘道怜)谘议参军,出任新安太守。在郡四年,以政治宽简、爱护百姓著称。刘宋建立后,历任临川王(刘义庆)长史,庐陵王(刘义隆)车骑谘议参军、新安太守、义兴太守,授勋中散大夫。元嘉十九年,去世,当时七十三岁。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贴》《大观帖》《闲旷帖》等,与同时代书法家薄绍之并称“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