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梁宣帝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西梁开国皇帝(555年―562年在位),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自幼好学,精通佛法。初以皇孙,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加封岳阳王,拜东扬州刺史,迁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河东王萧誉受到湘东王萧绎攻击,率众攻伐江陵,兵败逃亡,向西魏称藩借兵。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大将军杨忠攻破江陵。梁元帝被杀后,萧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年号大定。大定四年(558年),派遣大将王操掠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 大定八年(562年),驾崩,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石光,生卒年不详,东汉顺帝时期官员。官至内者令。他曾经与张逵、杨定、蘧政以及尚方令傅福、冗从仆射杜永等人连谋,共同诬陷梁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说他们想要征集诸王子,图议废立。可是汉顺帝并没有听信他们的话,反而下诏将他们悉数诛杀。
卢勇,字季礼,卢文伟族人,范阳涿人也。父璧,魏下邳太守。勇初从兄景裕俱在学,其叔同称之曰:“白头必以文通,季礼当以武达,兴吾门在二子也。”幽州反者仆骨那以勇为本郡范阳王,时年十八。后葛荣作乱,又以勇为燕王。 义旗之起也,卢文伟召之,不应。尔朱灭后,乃赴晋阳。高祖署勇丞相主簿。属山西霜俭,运山东乡租输,皆令载实,违者治罪,令勇典其事。琅邪公主虚僦千余车,勇绳劾之。公主诉于高祖,而勇守法不屈。高祖谓郭秀曰:“卢勇懔懔有不可犯之色,真公直人也,方当委之大事,岂直纳租而已。”迁汝北太守,行陕州事,转行洛州事。 元象元年,官军围广州,数旬未拔。行台侯景闻西魏救兵将至,集诸将议之。勇进观形势,于是率百骑,各笼一匹马。至大隗山,知魏将李景和率军将至。勇多置幡旗于树头,分骑为十队,鸣角直前,擒西魏仪同程华,斩仪同王征蛮,驱马三百匹,通夜而还。广州守将骆超以城降,高祖令勇行广州事。以功授仪同三司、阳州刺史,镇宜阳。叛民韩木兰、陈忻等常为边患,勇大破之。启求入朝,高祖赐勇书曰:“吾委卿阳州,唯安枕高卧,无西南之虑矣。但依朝廷所委,表启宜停。卿之妻子任在州住,当使汉儿之中无在卿前者。”武定二年卒,年三十二。勇有马五百匹,缮造甲仗六车,遗启尽献之朝廷。赙物之外,别赐布绢四千匹。赠司空、冀州刺史,谥曰武贞侯。
白起(?—公元前257年),男,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2-3] 
王进才,南明襄国公,明末清初将领。最初跟随李自成,李自成死后独自称大,带领队伍在南方地区抢掠。永历年间,被孙可望杖杀。
王兰桂,字镜香,陕西省洛川县北谷村人,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选拔为癸酉科拔贡。
清代恩济庄一地埋葬的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清代太监之一。
汪文,不知何许人,明代画家。
林皋,林坚的35世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
李士谦(523-588年),字子约,小字客郎,赵郡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北魏到隋朝时期处士,右仆射李郁之子。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敏慧好学,通晓经史。北魏时期,起家广平王(元赞)府参军。隋朝建立后,终身不仕,归心佛门,隐居乡间。一生乐善好施,救人无数。 开皇八年,去世 [1] ,享年六十六岁 [2] ,葬于崇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