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戊午,金以参知政事完颜守道为尚书左丞,大兴尹唐古安礼为参知政事。
和托(?——)和托,康喀勒从兄之子也。
周尚,男,汉族,东汉末期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官员
周安国,周步子,世袭交阯侯。
史定(生卒时间不详),《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称“揭阳定” [1] ,《史揭合序》称“武帝旌其忠,发诏封为安道侯,世袭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 [2] ,西汉安道侯,在南越揭阳令任上听闻汉兵至便自定降而获得侯,食邑六百户。
刘跃龙,男,字禹门,陕西省安定县人,举人出身。1631年(明崇祯四年)任怀柔县知县。到任后,对学宫修缮未完成的工程继续进行施工。
刘文灿[清]字子山,号紫珊,钱塘(今杭州)人。贡生,官海盐训导。山水、人物俱入逸品,以先世本籍山东,尝镌曰之江寄人。《清画家诗史》
武昭,拼音是wǔ zhāo,是指武功;也是汉武帝、汉昭帝的合称。
封常清(?-756年),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唐朝名将。 封常清年少时,曾随外祖父流落在安西胡城,每天坐在城门楼上读书,积累了广博的知识。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生活非常贫困。三十多岁时,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开始诸多幕僚都嫌弃他丑,不愿接纳封常清。他仍不气馁,晓理喻义,谈吐自如,高仙芝看到他意志坚决,才高义重,便收他为随从。开元末年(741年),达奚部落背叛,高仙芝领二千骑追击,大获全胜。天宝六年(747年),封常清随高仙芝破小勃律,因功授庆王府事参军,任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不久又加封朝散大夫,专管四镇仓库、屯田、田杖、支度、营田等事。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任河西节度使,奏请封常清为判官。天宝十三年(754年),入朝任御史大夫,不久又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封常清生性节俭,能吃苦耐劳,治军赏罚严明,上下敬畏。天宝末年(755年),安史起兵。玄宗任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在唐代的东京(今洛阳)招募六万兵士征剿安禄山。但因仓卒,未经操练即行迎敌,加之安禄山人多势众,常清虽奋勇当前,斩敌数十,终被击败。后因监军边令诚诬告高仙芝及封常清。皇帝遂边令诚诛杀二人,封常清临刑前上书皇帝不可轻视安禄山(即《封常清谢死表闻》),然后饮药而死,全军兵士无不为之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