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博尔忽(?—1217年),又作孛罗忽勒、博罗浑、钵鲁欢、孛罗浑、博鲁温等。蒙古国大将。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四骏”开国元勋之一。在战场所拾,由成吉思汗之母诃额仑抚养,为“四养子”之一。 从战场上救出濒死的窝阔台而建功。死于与秃马惕部之战中。 博尔忽(?—1217年),许兀慎氏。成吉思汗母月伦养子。 以神武著称。原附属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败亡后,被月伦收作养子,充当“那可儿”(伴当),随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并与汪古儿等同典御膳,五年(1199),受命与博尔术等援救克烈部王罕,战败乃蛮部曲薛吾军。嘉泰三年(1203),在合兰真沙陀中,与克烈部对垒,只身营救汗子窝阔台(元太宗)于危难中。四年,以蔑儿乞首领带儿兀孙降后复叛。与沈白领右翼军追至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讨平叛军。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千户长,并配合博尔术同掌右翼军队。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并称“掇里班·曲律”(蒙古语,意为四杰),世任“怯薛”(护卫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征讨秃马惕部时,中伏兵死于军中。及秃马惕部平,以该部民百户赐其妻,以示抚恤。后追封淇阳王。
刘钟(377年—419年),字世之,彭城郡彭城县人 [1] ,东晋将领。历任镇北参军督护、彭城郡主簿、振武将军、广川太守、宁朔将军、给事中、右卫将军等。先后随刘裕讨伐孙恩、桓玄、卢循、刘毅,征讨广固,平灭西蜀,北伐后秦。元熙元年(419年),刘钟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刘秉直,字清臣,大都武清人。见《元史》(宋濂)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七十九:至正八年,来为卫辉路总管,平徭役,兴教化,敦四民之业,崇五土之利,养鳏寡,恤孤独。
刘瑶,男,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刘禅二子,刘备之孙,延熙元年(238年)春正月受封为安定王。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谌(chén)(?—263年),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 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7] 。
唐纪·唐纪五十二原文 宁州刺史刘南金,练习军旅,宜使摄行军,且知军事,比朝迁择帅,必无虞矣。
八邻,汉语词语,读音bā lín,意思是为古代蒙古的一部。
[明]字汝成,号是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官至按察使。善署。《书史会要》
佛住(?—1797)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侍郎石三泰子,清朝将领。三泰殉难叶尔羌,封三等伯,佛住袭爵,为散秩大臣、世管佐领,充阿克苏领队大臣,授成都副都统。
伯都,元忙兀部人。泰安王博罗欢之子。历任御史中丞、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