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不忽木(1255年-1300年),元朝政治人物,康里人。又名时用,字用臣。元世祖侍从燕真之子,不忽木跟王恂、许衡学习儒学,历仕元世祖、元成宗两朝,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后为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后病亡。他汉化较深,主张兴建学校,重视儒学,反对任用敛财之臣阿合马、桑哥等。不忽木曾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读过张养浩的文章后,大为欣赏,便力荐他做了礼部令史。后来又推举他进了御史台。他是张养浩的恩师。 大德四年(1300年),不忽木逝世,时年四十六岁。 
张云鹏,字翠微。徽县人。沈静力学,不近炉扇,不履市井,博古,尤工诗。后应嘉靖(1522-1566年)岁荐,任固原教谕,惟以课士为业。
张致[宋][?-1216年]张致(?—1216),辽宁锦州人,金朝时聚众反金,投降蒙古汗国,后又叛蒙自立为帝。 1214年,张致之兄张鲸聚集众人杀其节度使,自称临海王,叛金降蒙古。1215年,张鲸又企图背叛蒙古,事败露,被蒙古所杀。1215年,张致遂据锦州公开叛蒙古自立,并自称瀛王,后自称“汉兴皇帝”,建年号兴隆(或作兴龙)。 称帝后,他又联络当地地主武装,攻城夺地,很快即攻占附近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数十州。张致感到凭自己势力无法同蒙军对抗,遂于1216年投金并攻下兴中府(今辽宁朝阳),金以致行北京路元帅府事。。蒙古派将领木华黎带兵讨伐张致,交战中张致不抵蒙军,节节败退,只好回守锦州。部下将领高益背叛,将张致-送往蒙古,张致在蒙古被杀。
宋纪·宋纪一百三十 金以中京留守高祯为御史大夫。
【生卒】:?——1215 禹城(今属山东)人。中进士,累官曹州济阴令。贞祐三年,元军克曹州,被俘,不屈被杀,赠朝列大夫。
【生卒】:1286—1347 元玉山县人,徙贵溪,字蕃远。幼警敏,从陈苑游,治陆九渊本心之学。以茂材荐授高节书院山长,改饶州南溪书院,升饶州路儒学教授。仕至将仕郎、浔州路总管府经历卒。
《徐猱头妻岳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徐猱头妻岳氏》人物故事小传 岳氏,大都人。都城沦陷后,她问丈夫如何是好。猱头说:“情况紧急,唯有舍身取义。”于是焚烧自己的房屋,夫妇俩及母王氏、2女1子皆自焚而死。
生卒】:?—前78 西汉武帝时人。丞相车千秋女婿。昭帝时任少府。治燕王刘旦狱,桑弘羊有罪当诛,其子迁逃匿于其父故吏侯史吴家,他判案时认为,吴非匿反者,乃匿随者,不应以匿反治罪,乃赦吴。后侍御史秉霍光之意,劾其包庇谋反罪,被拘下狱。
倪德政,字正之,号凤山,天津蓟县人,一说江南苏州人。调常德之前,曾在枢密院任职。至元十三年丙子(1276)春,以安抚使调常德;丁丑(1277)任常德总管,晋嘉议大夫;戊寅(1278),以总管兼尹事;辛巳(1281)秋天,,朝廷任命他为两淮都转运使,离开常德。丁易东说,倪德政在常德任职六年,“民受其惠,物被其爱”,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好官。 元朝开国初期,即元世祖至元年间,倪德政任常德总管,深受百姓的拥戴,调走后地方上为他立碑纪念,碑名“惠爱”,邑人丁易东著《惠爱碑记》。
孟志源(1187年—1261年),字德清,号重玄子、开真子。金元时人。先世本上京徒单氏,大定末(1189年)迁莱州胶水(今属山东省),居孟氏宅,因而归姓孟氏,隶籍为莱州胶水人。李鼎《重玄广德弘道真人孟公碑》载,泰和三年(1203年),父母与议婚事,志源因逃至潍州玉清官,请为长春宗师门弟子,遂改今名。志源也尝请学于玉阳、太古二师真。王阳喜其乐道勤学,赐号开真子。大安元年(1209年)长春真人应诏赴京师,还住玉清观,赐号重玄子,以示嘉奖。贞佑元年(1213年)父母避兵乱至观,志源致孝养之力达三年。兴定三年(1219年)跟随丘处机西往大雪山。正大元年(1224年)丘长春奉旨住燕京长春宫,召志源自龙阳来居。又数年,炼就全真丹法,身中流运自如。清和真人掌教,始任副知宫。不久,迁任知宫。戊戌年(1238年)受宫门提举。元定宗元年(1246年)迁宫门提点;三年(1248年)权教门事;四年(1249年)以恩例赐金冠紫服,并赐「至德玄虚悟真大师」称号。元宪宗三年(1253年)为普度戒箓监度师;六年(1256年)授以教门都提点印,俾摄道门一切事。八年(1258年)应胡丞相之请,主平阳黄箓罗天大醮,赐「重玄广德弘道真人」号。中统二年(1261年)病逝,春秋七十五。葬于五华山。事迹又载于《甘水仙源录》卷五、《长春道教源流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