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公元?年至一二一三年]字仲才,号迂斋,济南人。生年不详,卒于金宣宗贞祐元年。其经学出于平阴王广道,赋学出于泰安李时亨。与党怀英、赵秉文为忘年交。资性古雅,以襟量见称。大定中,入太学,屡以策论魁天下。私试亦频中监元。家素饶财,乡人强以子弟从之学,所得束修,皆散诸生之贫者。贞佑元年(1213),蒙古兵攻陷济南,周驰不肯投降,遂携两个孙子投井而死,后被乡人安葬在其宅后的寿乐堂。乾隆年间修《历城县志》时,则将其列为“忠烈”之士,为之立传。 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所立的《灵岩寺田园记碑》即为周驰撰文、党怀英篆额、赵沨书丹。 周驰工诗赋,《中州集》卷七录其诗二首(《全金诗》卷五十九同)。另外,辽东人吴子英尝从其学,记其作有《亚父撞玉斗赋》及他文数篇。
【生卒】:503—569 陈文帝沈皇后兄。随文帝征伐,以功累迁至贞威将军、安州刺史。文帝即位,袭爵建城侯。废帝时,官至尚书左仆射。钦无才能,以外戚得至高位。宣帝时出为义兴太守,太建元年卒,谥号成。(参见《南史》)
李道谦(1219—1296) 字和甫,开封人,金末元初全真教道士。 父李诗孟,母游氏。天兴二年(1233)出家为道,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元年 (1242) 西游到陕西,拜全真道祖庭重阳宫住持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志道 ( 善庆 ) 为师。于志道以其为道门贤才而器重,倾自己所学传授李道谦。四年后李道谦随于志道在陕甘弘扬全真道。蒙古海迷失皇后称制二年 (1250) 于志道羽化,李道谦不负师教,依旧十分勤勉地弘道。翌年,全真道掌门真常真人李志常以李道谦代理重阳宫提点。蒙古蒙哥汗二年 (1252) 春,李志常奉宪宗之命赴重阳宫设醮祭祀并规划营建道观诸事,委派李道谦负责具体操办,李道谦办理得周全妥当,深为道众佩服。蒙古蒙哥汗八年 (1258) ,任京兆路道录,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升任京兆道门提点,至元九年 (1272) 赴京师任诸路道教提举,不久辞职返回陕西。至元十四年 (1277) 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兼领重阳宫事。至元二十五年 (1288) 永昌王遣使以师礼拜谒。至元三十一年 (1294) 元成宗即位,封李道谦为玄明文靖天乐真人,赐号崇玄大师。元贞二年(1296) 六月羽化。 李道谦工书法,密国公(完颜)璹(一一七二―一二三二)所撰金重阳王真人碑,为其所书。撰有《祖庭内传》 ( 即《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七真人年谱》( 即《七真年谱》 ) 一卷,《终南山记》三十卷,《仙源录》六卷 ( 即《甘水仙源录》,后收入《道藏》为十卷 ) ,《简溪笔录》十卷,诗文五卷。
田喜(?─公元前375年):又称之为孺子喜。齐太公田和之孙,齐侯剡(又称之为田侯剡)之子。公元前375年,其叔父田午发动政变将田喜及其父齐侯田剡一起杀死。公元前374年,田午自立为齐侯(齐桓公)。
田恭,北周田弘之子,继承雁门郡公爵位,少有名誉,早历显位。大象末年,官至柱国、小司马。朝廷又追录其父田弘勋,进田恭爵为观国公。 [1]
元史·本纪·卷十六 壬寅,遣左吉奉使新合剌的音。
元史·列传·卷六十九 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毛伦,祖籍汴梁陈留,迁姚始祖毛度的次子,字谨伦,由进士官至礼部郎中。
[明](约公元一四四五年前后在世)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英宗正统下年前后在世。博学多识,尤精于易。生平事实不详。弼著有《效颦集》三卷、《雪航肤见》十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