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吴时来(1527—1590),字惟修,号悟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仙居县(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擢刑科给事中,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三十七年(1558),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嵩父子招权不法,被诬下狱,戍横州。隆庆初复故官。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归来后至离家二十里的景星岩古刹,面壁苦读,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进士,任松江府推官。
【生卒】:?——1504 字世安,其先山阳(今属陕西)人。袭世职,为永宁卫指挥使。勇敢善战。适逢延绥有战事,他请求前往援救,因功升都指挥使,充任宣府游击将军。成化十八年(1482)以来,历任甘肃镇守、左、右都督。战塔儿山,大战亦思马因,战抹山墩,皆有功。与周玺并立功北部边疆,时称名将。弘治十三年(1500),任副总兵,从征大同无功,十七年卒,赠广昌伯。
刘天和(1479年7月5日 -1546年1月27日 ),字养和,号松石,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明朝中期名臣、学者。正德三年(1508年),刘天和登进士第。初授南京礼部主事,出按陕西,因得罪宦官被贬。历任湖州知府、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又督甘肃屯政,巡抚陕西。在地方时,刘天和力革民弊、屡平盗乱,有惠政流播。累进右副都御史。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他改制战车,修浚墙壕,使边防巩固。鞑靼吉囊入寇凉州、宁夏等处,刘天和指挥大将周尚文等反击,取得大捷,以功加太子太保。旋即被改授为南京户部尚书,又入朝任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因言官攻击,刘天和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告老致仕,次年十二月(1545年1月)逝世,年六十七。获赠少保,谥号“庄襄”。刘天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保寿堂经验方》,为《本草纲目》引用。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刘庄襄公奏疏》。
刘丙(?-1518),字文焕,江西安福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改庶吉士,升御史,巡按云南。后督两淮盐课,中官请用二万引为织造费,部议许给,刘丙力持不可,得减四分之三。弘治间历福建、四川提学副使,四川左布政使。
傅瀚(公元1435年-1502年),字曰川,号体斋,官至明朝礼部尚书,新喻人(现为新余市水北镇小水山背村)。他品德高尚,善于写诗作文,著有《体斋集》、《经延讲章》等。傅瀚,书法遒丽,有晋人风韵。傅瀚的弟弟傅潮,亦攻书法,时人称一家二妙。傅瀚死后,朝廷念其德操,赠以太子太保,谥号文穆。现在新余市水北镇小水山背村仍设有文穆堂、尚书第,原祠堂气势磅礴,后因年久失修,2012年尚书第进行了翻修。
俞大猷(1503~1579),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早年学习易经,世袭百户。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经过兵部尚书毛伯温推荐,出任汀漳二州守备,击破海贼康老,授都指挥佥事,平定新兴、恩平的叛乱。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经右副都御史朱纨推荐,出任备倭都指挥,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嘉靖三十一年,开始与倭寇作战,人称“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战功累累,常被弹劾,遭到免官。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累迁福建总兵官、后府佥书。万历七年(1579年),告老还乡,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七岁,获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诗词编成《正气堂集》。
仇钺(1466-1522),字廷威,甘肃镇原人,初为宁夏总兵府佣兵,后总兵府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子嗣,遂令钺袭其职位。后以破贼之功升都指挥佥事。
明江西铅山人,字季学。正德九年进士。历任武昌、鄞县、慈溪知县,锄奸除豪。座师张昺致仕归,家境清贫,洪多方照顾。昺卒,又为经纪丧葬。
明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字宗立。由诸生缮写实录,试中书舍人,授成王府审理。景泰三年(1450),晋兵部右侍郎入内阁办事,固辞,出佐兵部。后加太子少保。英宗复辟,以能周旋两帝间,得调南京礼部。成化初致仕。
宁正(1338~1396),凤阳府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宁正性格沉着有胆略,跟随徐达、常遇春、沐英等明朝开国名将立下不少战功,官至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府左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