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吴当(1296—1360),字伯尚,凤岗咸口村人,吴澄之孙。“草庐学派”重要传人之一。《元史•吴当传》称:吴当幼承祖父教训,聪明笃实,及长,通经史百家,跟随祖父到京城,补国子生,吴澄殁后,四方学子旧从游者,都投吴当就教。至正五年(1345),袭父荫授万亿四库照磨,未上用。后累迁国子助教,博士、监丞、司业等职,参与编修宋、金、辽三史,历任礼部员外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其时江南农民起义军起兵已五年,有大臣认为当世居江西,熟悉江西情况,且其才能亦堪任政事,遂荐授江西肃政廉访使,会同江西行省参政火尔赤,兵部尚书黄昭,清剿江西诸郡农民军,率部进犯南丰。起义军首领郑天瑞被击失利出走,郑元 。又以兵犯抚州,处死义军首领胡志学,朝气珍复踞崇仁、宜黄,于是建、抚两郡义军悉被镇压,为参知政事兼总兵朵歹所忌,伪报吴当与“寇”通,旋降旨解除兵权,调任抚州路总管。不久,罢官归里。十八年,复任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任命未下,而陈友谅起义军已克江西诸郡,火尔赤弃城逃走,吴当戴黄冠着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友谅遣人聘请,则卧床不食,誓以死抗命,来使乃将其随卧床一并载船上,送往江州(今九江)拘留一年,终不屈服。获释后,隐居吉水之谷坪。至正二十年病卒,年65岁,著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今有《学言诗稿》传世。
刘镐(?-?)湖广省襄阳府宜城县(今湖北省宜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刘法(?~1119年),字号,籍贯皆不明,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攻击西夏统安城(今青海省互助县北,原名割牛城,被宋将何灌从西宁出兵夜袭攻下后改名统安城),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胜数不大,不愿冒险进兵,被太尉童贯威压出征,遭遇西夏重兵围攻,力战后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战后童贯将战败罪责推卸给刘法,名臣李纲撰写《吊国殇文》以祭奠,为刘法鸣冤。 因刘法之子刘正彦参与"苗刘兵变",已经为国战死的刘法也受到了影响,其战功和事迹变得默默无闻,《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这位北宋一代名将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元明间苏州府嘉定人,先世东蜀人,字常宗,号妫蜼子。少孤贫,读书天台山中,师事王贞文,得兰溪金履祥之传。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荐入翰林。乞归后,常为知府魏观作文,观得罪,连坐死。曾著论力诋杨廉夫,以为文妖。有《三近斋稿》、《王常宗集》。
万世德(1547-1603),字伯修,号邱泽,晚年更号震泽,山西偏关县人。始祖万杰。随明朝开国将领中山 王徐达在大同征战,以壮勇驰名。其父万岩,自幼酷爱读书,选贡为枣强垂。
张复[明](一四0三至一四九0)道士。字复阳,以字行(佩文斋书画谱、复阳重截)号南山,浙江平湖人。
陆之祺(1594年-1686年),字筠修,浙江平湖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通惠河税,有廉声。天启五年(1625年),视学江西,晋福建按察使,累官至河南右布政使,随即转左,称病归。崇祯末,起用为陕西左布政使。李自成破西安,率众降,并随军入北京,任刑政府左侍郎,一说任户政府尚书。清初,任山西布政使,不久以父亲年高辞官归养。家居四十年,手不释卷,卒年九十三。 著有《河道备考》、《滋树轩集》等。
陆凤(1468-1550),字朝阳,号桐岗。江苏宿迁人。明代嘉靖年间怀庆府济源县知县。
[公元五一一年至五四七年]字子龙,吴郡人。生于梁武帝天监十年,卒于太清元年,年三十七岁。五岁诵论语、毛诗,九岁读汉书,略能记忆。《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黄振(1724—1773),字舒安,号漱石,一作瘦石,又号柴湾村农。江苏如皋柴湾人。 [1] 清代戏曲作家。家境豪富,辟池馆,蓄女乐,倚声度曲,风流倜傥。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里中与汪之珩、江干等举里社。他精于音律,于酒席之间信手可填乐府小令, [1] 诗文词,各有造就,著有《黄瘦石稿》、《斜阳馆日记》、《斜阳馆诗文全集》等。所撰传奇《石榴记》,今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