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八。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 (概述图罗隐像取自1923年修《浙江慈溪罗氏宗谱》) 
石起(1916年-1945年3月),男,河北省赞皇县人。生前为华北八纵队二十三旅班长。1945年3月在平汉战役牺牲。
一号翠玄子(源于《龙虎经》:雄阳翠玄水,雌阴者黄金。)。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今属江苏)人。以缝纫为业,自称“素慕真宗,遍游胜境,参传正法,愿以济世为心”。师从张伯端学习金丹大道,后救济贫弱,传道于薛道光。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仙逝,世寿一百三十七岁。后至元朝,北派传人赵友钦于芝山村肆遇石泰得受南派正传。 南宗第二代传人,世称“南五祖”之二。
毕自严,(一作曰岩)字景会(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他留下许多奏章,是研究明代经济史的宝贵史料。毕自严万历二十年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
王鸿儒(1459-1519),字懋学,别号凝斋,明·南阳府(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少小聪慧,敏悟绝人,家贫为府书佐。书法欧、颜,作字端劲有古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出为山西提学佥事,进副使,官至户部尚书。明朝前、中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王舜(?—公元11年)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生年不详。王音子,王莽堂弟,(汉宣帝第三任皇后王氏兄长也名王舜,非同一人)为人严整。父死,袭爵为安阳侯,与王莽相善。哀帝死,王莽执政,为车骑将军,迎立平帝,迁太保。王莽居摄,为太傅、左辅。王莽称帝,向元帝皇后求玺未得,他遵王莽命见元帝后求玺,持之予王莽。官至太师,封安新公,为莽四辅之一。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病死。
王炳,清代画家,工山水。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甘忍流放的困境,拒绝为孙策效力。后来受到曹操的征辟,辗转数年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为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王树枏(1851—1936)近代文学家兼学者。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河北新城人。少喜骈文,锲而不舍。吴汝纶为官河北冀州(今冀县),欲请其主讲信都书院,而黄子寿又欲倚树枏编纂《直隶通志》,争执不休。经李鸿章调解,令其一岁之中,兼修通志与主讲书院各半,方为解决。树枏于信都书院,吴汝纶索观其文,不以为然。树枏乃取《太史公书》等研习数月,操笔作文,以示汝纶,方得赞许。于是屏弃骈文,专学两汉及唐宋之文,古文大进。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以主事分户部,改官知县,选授四川青神,复改署资阳新津。后因事罢职,从戎于甘肃,入总督陶模幕府。三十二年(1906),出任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出任袁世凯政府参政院参政。既而清史馆开,被徐世昌所用,修纂畿辅文献。1936年卒。树枏“著书四十余种,凡百八十余卷。其释群经诸子,实事求是,一本之故训。其考舆地及纪泰西列国事,皆精碻而具史裁”(马其昶《〈陶庐文集〉序》。其为文,追步韩愈,兼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戛戛独造,不标户门,也不谬托师承。桐城派末代文人吴汝纶、张裕钊、马其昶等,对其文皆极赞赏。著有《文莫室诗集》8卷、《陶庐诗续集》11卷、《陶斋文集》13卷。另有《陶庐丛刻》数十种。(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明](约公元一五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承吉,号凤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七年前后在世。明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年)进士。官吏部考功司主事。从善著有《王凤林文集》四卷,诗集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