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秩,字祚卿,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史学家刘知几第四子。 起家左监门卫录事参军,迁刑部员外郎,出任陇西司马。支持唐肃宗即位,迁给事中,跟随宰相房琯出征,全军覆没,贬为阆州刺史,历任尚书右丞、国子祭酒,坐事贬为抚州长史,卒于任上。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 ,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  ,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元祯,北魏官员,元岩之父,官至敷州刺史。 
侯康(1798-1837年),原名侯廷楷,字君谟,广东番禺人,清朝经学家、史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 道光年间,中举人。喜读十七史,爱南北朝诸史所载文。研精注疏,尽通诸经。好《左氏春秋》,欲著书以申预解,未成。治《毂梁传》,考其涉于礼者,为《谷梁礼证》。又考汉魏六朝礼仪,贯申三礼,著书数十篇。其余群经小学,皆有论说。尤深史学,正史外,搜集群籍,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为隋以前诸史作注。补撰后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北齐、周、魏十书艺文志并为其作注。另有《春秋古经说》、《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等。 
字子琴,原名廷椿。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
北周大臣于谨之子,曾任上仪同三司,追赠恒州刺史
于大猷(644—700) ,唐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字徽本,于志宁之孙,于立政之子,于知微之弟。 高宗显庆三年,解褐左千牛备身。累迁桂州都督府功曹。睿宗文明元年,为苏州司兵参军。武则天垂拱三年,为并州大都督府士曹参军。永昌元年,为洛州参军。累迁汾州长史。武周圣历元年,拜随州刺史。二年,改明堂令。 
于仲文(545—613年),本姓万忸于氏,字次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时期名将,北周太师于谨之孙,上柱国于寔之子。出身公卿之家,胸有大志,气度超凡。北周时期,历赵王属官、安固太守、仪同三司,迁东郡太守。平定尉迟迥叛乱有功,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拜行军元帅,率兵打退突厥可汗入侵。得到晋王杨广青睐,大破突厥侵略,仁寿年间,拜为太子(杨广)右卫率,支持隋炀帝即位,迁右翊卫大将军,掌管文武选事。西征吐谷浑,进位光禄大夫。大业九年,再征高句丽失败,坐罪下狱,忧愤而死,享年六十九岁,撰写《汉书刊繁》《略览》各30卷。 
元贤(1578-1657),俗姓蔡,初名懋德(一说懋清),字闇修,后讳元贤,字永觉,尝自号荷山野衲,又号石鼓老人,明末清初建阳县三桂里人(今属南平);是闽境一代高僧。
唐代文学家。河南(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敬宗至唐武宗时期。元稹之侄,饶州刺史元洪之子。宝历元年(825)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会昌初年任桂管观察使,官终散骑常侍。《全唐诗》卷547存诗仅2首。《全唐文》卷721存文2篇,《唐文续拾》卷5存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