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桓,字彦贞,慈溪人。早年师从赵宝峰,里人有不平之事,事无大小,咸取决于王桓,人称“明白先生”。洪武四年(1371年),因博古通经被推荐到朝廷,朱元璋召见他,问:“先生处乡里,好恶何如﹖”王桓引《论语》之语曰:“臣处乡里,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1],朱元璋很满意,称他“老学士”[2],与尚书魏杞山、钱惟明、学士宋景濂讲论治道,一年后,授国子学正,知河南卢氏县,“教耕劝织,相语如家人父子”,有兄弟互告对方,王桓好多日罚自己站着审案,兄弟遂知错和好。又曾任费县儒学训导。洪武十二年(1379年),致仕退休。著有《明白先生集》。有子王尹和娶张云航之女为妻。 又费县人王桓,为费县宅后王氏始祖,与上同名姓,以明经辟认费县儒学训导,任职时间是洪武二十年以后至正统年初。因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九年费县的儒学训导是候恕和侯牧父子。 费县人王桓生二子,长子王景泰(曾任大名府知府),次子王景阳。
王德谦,初为嘉邸都监,颇亲幸。孝宗大渐,光宗以疾久不朝重华宫。黄由时为王府赞读,奏请嘉王诣重华宫问疾,既得旨,德谦固请覆奏,王斥之,遂行。孝宗崩,王在丧次,中外汹汹,王以告直讲彭龟年。龟年以为建储则人心安,须白中宫乃可。即谕德谦奏之皇太后,德谦不敢,强之,既而无报。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宋谦,三国时吴将领。初从孙策平东南 。建安二十年(215),随孙权攻合肥,被曹操部将张辽突袭,吴军溃败,陈武战死,宋谦与徐盛等败走 。黄武元年(222),为大都督陆逊部将,随逊拒刘备,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刘备败走,上表乞攻刘备于白帝,陆逊为备魏攻,劝阻孙权,未纳其主张。
李孝光(1285~1350),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 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 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 至正十年(1350),辞官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元代医家。字如心,号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家道贫寒,售风药于市,因治愈采风使之风疾而医名大振,征至京师,授太医院御医。于《伤寒论》素有深研,乃著成《伤寒活人指掌图》(简称《伤寒指掌》),现存。其徒熊宗立又续编增补,更名《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郑勋,宋代仙游人,字景周,嘉泰进士,知博罗县,仙游县人,为宋代嘉泰二年(1202)进士,于博罗知县任上秩满即将调职之时,回戍部队叛反,焚掠惠城(今惠州),直抵博罗,邑人惊遁。
郑温(1211-1291年),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元朝初期将领。 从元宪宗征伐西川,四月不解甲,赐名也可拔都,赏以鞍勒。中统元年,佩金虎符,为总管。从平李璮叛乱,命为侍卫亲军总管。至元年间,征讨耽罗,攻打南宋,升任江浙行省左丞,至元二十八年卒,年八十一。
卫博(生卒年字号不详),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早年曾参戎幕。绍兴三十二年(1162),为左朝奉郎(《宋会要辑稿》兵一九之六)。乾道三年(1167),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同上书职官六O之三四)。四年,为枢密院编修官,旋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