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搜索结果:危素
按相关性查看38个结果中的1-10
1/4 每页显示10|20|50|100
  • ISBN:978-7-200-16989-8
    作者:(清)何道增等修;(清)张惇德纂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本书以光绪七年(1881)刻本《光绪延庆州志》为底本,对延庆的历史地理、官制沿革、名山大川、村落田产、诗文碑刻等领域做了记载。(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共十四卷。屠秉懿、何道增修,张惇德纂。《光绪延庆州志》初创于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续修、光绪七年(1881)《光绪延庆州志》由河北栾城张惇德编纂完成。张惇徳号称“清末直隶省纂修方志第一人”,他对该书的刊刻出版功不可没。这部州志,是帝制时代延庆方志中卷数、字数最多的一部,也是延庆现存古籍文献学术价值较高的一部地方志书。全书体例较完备,编排合理,对旧志讹误多所纠正。以表格形式来反映延庆事务是《光绪延庆州志》这本书的一大特色,如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田赋表、村镇表等,在沿革表下又分朝代、统部、州郡、州境;在村镇表下又列村名、四至、八到、街道、户口、田赋、井泉、山川、庙宇;在田赋表下先分朝代,再分纪年、实在地、夏地、秋地、谷草,各类分别记载。层次清楚,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洁,故有“网罗旧闻,搜讨载籍,订讹辨疑,补阙增新”之说。《光绪延庆州志》在延庆诸志中是较好的一部,为延庆人了解乡情或研究延庆历史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来源:延庆志书的里程碑——点校本《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出版发行 郭东亮)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佚名撰。光绪末年,全国各府州县厅,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应京师编书局之咨请而编纂的地方志。有的学者指出乡土志具有教科书和地方志两重特性,它既是一种体例特殊的地方志,又是处于转型期的教学课本。《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是北京十六区唯一留存的清末地方教材,是按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部颁《乡土志例目》标准写成的;尽管体例简略,但其独到之处和史料价值不可低估。第一,《延庆州乡土志要略》补充了光绪七年(1881)至三十三年(1907)年间延庆地区的历史,特别是保存了义和团运动时期延庆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珍贵史料。第二,概述详细记述了晚清最后几位知州在任期间大力植树的功绩,为当代延庆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比较详实的文献资料。第三,该书将延庆州分为中区、东区、西区和南区四个区域,按古跡、寺庙、坊表、学堂等类别分别记述,并附各区村庄,今人可以从中了解晚清时期延庆地区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第四,该书记述了清末延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是《光绪延庆州志》的姊妹篇,加之其篇幅短小,不易单独刊印,故而将这两部地方志书合并出版。 (来源:延庆志书的里程碑——点校本《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出版发行 郭东亮)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崇彝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民国崇彝撰。崇彝,姓巴鲁特,字泉孙,号巽庵。别署选学斋主人。清末官户部文选司郎中。是清道光、咸丰间大学士柏葰之孙。是书原为8卷,分诸帝、宗支、朝局、朝士、外吏、世家、章制、收藏、宅第、市肆、风俗 (婚丧附)、寺庙胜迹、令节、酒食、车马、游戏、顼闻等若干子目。以笔记形式记载清道光、咸丰以来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掌故旧闻。举凡帝系、宗支,政局典制、园林第宅、寺庙古迹、节令游览、里巷顼闻、市井风俗、人物轶事以及北京居民的饮食起居、服饰车马、婚丧礼仪、市肆贸易、戏曲技艺等等均有涉及。其中有仁宗皇帝五子、宣宗皇帝九子的情况; 有文宗体弱,为皇子时坠马伤股,终身行路不便的记述; 有宫妃和各亲王子弟倚仗宫廷势力饮酒狎妓、横行不法的描写; 有帝、后的游幸之所京西御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和圆明园的由来、得名、变迁、扩建等的介绍; 这些都为了解清后期的宫廷历史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作者在清末吏部作过多年部郎,得以对那里的典章制度耳闻目睹,所记的文官保奖、题缺格式、选缺格式、京察大典、引见仪注等,多为第一手材料,有些可补官书的不足。是书以前少有传本,其本书手稿,原藏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先生五石斋。中华书局曾作过抄录,石继昌迻录一份,进行标点,并对其中明显错字作了校正。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北有点校的抄本印行。(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 2006-02)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英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本书包括《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钞》、《恩福堂年谱》三种,是清代大学士英和一生作官的见闻,包括对北京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对外旗人的生活、家世等的记载。(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恩福堂笔记》该笔记分上下二卷 , 包括一百四十六则记事。 现采其有裨于史志或掌故者录之。(来源:《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之史料考订 刘高)

    《恩福堂诗钞》诗别集。十卷,附外集一卷。清英和撰。此编所收为作者自幼至谪戍黑龙江以前所作。除第一卷是作者从学诗至登进士第期间(1780—1792)所作外,其他各卷皆为官时所作,如法式善所说为“一官一集”,包括《蛾术集》、《瀛洲集》、《容台集》、《民部集》、《西馆集》、《水部集》、《赓扬集》等。可想见其诗作数量之多,而此《诗钞》结集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录诗至道光八年戊子,前后达五十年,仅收古、今体诗四百九十二首,可见其芟汰之多。编讫后又恐以诗贾祸未即刊刻。(高宗曾训戒满族亲贵大臣不得以作诗为事)。所附外集则收录其寄怀与悼念亡妻之作。此编前有作者自序、法式善序及戴衢亨之题词,初刊于道光(1821—1850)末年,作者逝世后不久。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诗钞》与《卜魁集》、《恩福堂笔记》、《恩福堂年谱》汇为一编,排印出版。(来源:中国诗学大辞典, 1999-12)

    《恩福堂年谱》一卷。清英和(1771—1839)自述。英和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读、步兵统领、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官,以营孝穆皇后陵寝地宫浸水被革职。著有《恩福堂诗集》、《恩福堂笔记》等。此谱自记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止,以下数月由其子奎照补记。谱以记仕历为主,涉及天理教起义及改行海运事,可参证。此谱有道光年间家刊本。(来源:四库大辞典·上, 1996-01)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佚名编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本书为古代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凡四卷,共收入从南北朝到清初500余位作者的近千首诗。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佚名编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本书为古代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凡四卷,共收入从南北朝到清初500余位作者的近千首诗。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王庆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王庆云撰。王庆云福建闽县人。道光己丑进士,历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山西巡抚、四川总督、工部尚书,清史有传。此书初名熙朝纪政,稿定后改今名。全书6卷,卷一记节俭荐举,卷二记荫子军政,卷三记十三衙门,卷四记库收牧场,卷五记制钱品式,卷六记关税。内容起自清初下迄道光,采会典及实录等,分条记述,条理清楚,被清人推为私家著述政书中的上品。但作者经历鸦片战争,关于鸦片战争中的记载,却甚为不足。此书初刻为光绪初,流传较广,别本较多,近年曾有校勘本出版。(来源:中华法学大辞典·法律史学卷, 1999-09)

    本书侧重于记载清代治国与理财方面,包括科举、荐举、吏治、军政、兵额、赋税、地丁、关税、盐法、矿政、屯田等门类。(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 ISBN:978-7-200-11883-4
    作者:(明)郭造卿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燕史》是一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史,是明朝太学生郭造卿,受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嘱托和资助,于万历初年编纂的。从这部书修撰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戚继光调任和辞世,《燕史》未能最后完成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仅存抄本十记三十五卷,已非完帙。本书在校勘标点《燕史》抄本的同时,又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论说集《海岳山房别稿》中,辑录出该书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论、辨,凡一百四十五篇,与抄本合为一帙,首次将《燕史》全部传世篇章辑为一书,对于阅读这部独一无二的古代北京地方通史,了解其编纂宗旨、体裁结构和基本内容,提供了尽可能完整可靠的文本。(来源:郭造卿与《燕史》 北京师范大学 邱居里)


    下编收录《燕史》叙、辨、论一百四十五篇。

  • ISBN:978-7-200-11883-4
    作者:(明)郭造卿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燕史》是一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史,是明朝太学生郭造卿,受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嘱托和资助,于万历初年编纂的。从这部书修撰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戚继光调任和辞世,《燕史》未能最后完成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仅存抄本十记三十五卷,已非完帙。本书在校勘标点《燕史》抄本的同时,又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论说集《海岳山房别稿》中,辑录出该书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论、辨,凡一百四十五篇,与抄本合为一帙,首次将《燕史》全部传世篇章辑为一书,对于阅读这部独一无二的古代北京地方通史,了解其编纂宗旨、体裁结构和基本内容,提供了尽可能完整可靠的文本。(来源:郭造卿与《燕史》 北京师范大学 邱居里)


    上编收录郭造卿《燕史》的传世抄本,凡十记三十五卷,后附清道光二十八年高锡蕃、周其悫跋文两篇。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徐世昌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近人徐世昌 主编,王树枏等编撰。四十卷,附《列女传》六卷。光绪初,王氏尝辑直隶人物为《北学师承记》,未成定本,年久大半散失。1914年,徐世昌 为表彰清朝先哲,扶植纲常名教,乃邀王氏等编纂。1915年设局,1917年成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各以年代、朝代先后为次。于国史、志乘、私家著述,穷搜博考,苟有事迹可叙,能成传者,尽量收录。有民国年间刊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本书共40卷,收入1800多人,立传范围以籍贯畿辅直隶者为限。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徐世昌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近人徐世昌 主编,王树枏等编撰。四十卷,附《列女传》六卷。光绪初,王氏尝辑直隶人物为《北学师承记》,未成定本,年久大半散失。1914年,徐世昌 为表彰清朝先哲,扶植纲常名教,乃邀王氏等编纂。1915年设局,1917年成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各以年代、朝代先后为次。于国史、志乘、私家著述,穷搜博考,苟有事迹可叙,能成传者,尽量收录。有民国年间刊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本书共40卷,收入1800多人,立传范围以籍贯畿辅直隶者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