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诗区》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诗四卷。分为都城、宫殿、桥闸、祠墓、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几甸、边障、山峪、水淀、岁时、风俗、寺观、杂咏等十六类。杂咏又分为绝艺、仙释、花卉、品味、器用、漕运等六种。其都城、宫殿、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六门,各有小序。序都城云:朱子未尝至北地,而谓幽燕为建都奥区,盖逆知后来王气,钟勃碣间然也。然辽迄明,风雅之音,四方辐辏,而燕市无人焉。序宫殿云:辽以大安名殿,而金以纪年,辽正殿曰洪武,元正殿曰大明。明之年号、国号,先见于此,循环递嬗,事岂偶然。余所纪述,均栩栩有风致。南昌彭芸楣题曰:此书购自焉氏旧书楼,视日下旧闻所收为多,彼志地,此选诗,各有指也。所收元诗为多,亦其胜处。于忠肃条下有吾杭语,盖浙人所辑。编次古体在前,近体在后,而词附焉。采自何集,注之诗后。其诗自唐代以迄明季,卷各有目,而前无总序,疑缮写者遗失,致编辑姓名,无由稽考。有抄本。(来源:四库大辞典·下, 1996-01)
本书为古代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凡四卷,共收入从南北朝到清初500余位作者的近千首诗。(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陈高华(1938-)历史学家。浙江温岭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长于蒙古史、元史的研究。曾任历史研究所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国际蒙古史学会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元代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元大都》、《中国史稿》(第五册中元代和宋元中外关系、思想文化部分)。(来源: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