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著作。近人杨钟羲撰。杨钟羲,字子勤,一字圣遗,辽宁辽阳人。清时属官翰林院,辛亥革命后避居上海,以著述自遣,先后成《雪桥诗话》,凡四集四十卷。各集自为起迄,随编随刊。馀集最晚出,编定于1922年秋,刊行于1925年。全书以采事录诗为旨,“其人足纪而无诗,其诗足纪而无事,概未之及”(《自跋》)。采辑碑传、墓志、序跋等他人著述,间有裁略。笔涉于有清三百年间之帝王宗室、名臣硕儒、畸人逸士,所谈每能隐然于国政兴衰相关,故有“俨具史裁,不当以诗话目之”之评(陈宝琛序)。如三藩作乱、西域边事、疏浚河渠之水利事业、修四库全书等,皆籍诗作诗事而有所反映。评骘诗人甚平正,“推重国初之朱(彝尊)、王(士禛)、叶(燮)、沈(德潜),悉取正声,而不甚扬袁(枚)、蒋(士铨)、赵(翼)之流波,郢说歧涂,扫除净尽”(缪荃孙序)。此外,学术伦理、版本目录等,书中亦时有涉及。全书以采事之富胜。有《求恕斋丛书》本。(来源:中国诗学大辞典, 1999-12)
本书系《雪桥诗话》续集。本书记载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遗民高士的作品和轶事;搜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八旗作者和轶闻佚作。(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杨钟羲(1865—1939)原名钟广, 字慏庵;一字子晴,又字子勤, 亦作 芷晴,号留垞,晚号圣遗居士。正黄 旗汉军籍。出身世宦之家,为盛昱 表弟。少随父宦居武昌。光绪十一 年(1885)应京兆试,中举人,出翁同 龢、潘祖荫门下。十五年,成进士, 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二十 年顺天乡试、二十一年会试考官。二 十五年,保送知府,分发浙江,在杭 州与谭献交,旋丁父忧,服阙,赴京, 二十九年荐试经济特科,不应。返 湖北,权襄阳、安陆知府。三十四 年,补授淮安知府,又授江宁知府。 清亡后,居上海租界,闭户著书,时 与沈曾植、李宣龚、陈曾寿、金蓉镜 等相唱酬。1923年,与王国维等同 被任命为溥仪南书房行走,返北京。 1933年东游日本,归国后受溥仪命 任奉天(沈阳)“国立博物馆”馆长。 1936年后息影北京。生平留意满 族文学。先与盛昱同辑《八旗文经》; 后撰《雪桥诗话》、《白山词介》,所论 甚广,而辑存满族作家诗、词尤富, 且备有清一代掌故,“皆有功满洲文 献之书” (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 录》。亦工诗、词。“诗以韵胜,故不 为奇倔,亦不貌袭唐贤,称心而言, 自然意远”,“气体清隽,措意婉约” (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词亦 俊雅,而往往讽议隐约,叶恭绰所谓 “深心托豪素”者(《广箧中词》),盖 今存诗词多1911年后所作,每关清 季故实,亦时寄遗老之思。有《圣遗 诗集》五卷,《雪桥词》一卷;撰《雪桥 诗话》一二卷、《续集》八卷、《三集》 一二卷、《余集》八卷;《白山词介》五 卷;与盛昱合辑《八旗文经》五六卷。 另有《留垞丛刻》八卷,《日知荟说讲 义》三卷等。生平事迹见《雪桥自订 年谱》(《中和月刊》1940年第一卷第 十至十二号、1941年第二卷第一、 二号)。(来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