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寒轩谈荟》是一部由民国时期多位文史大家共同编著的笔记,由郭则沄主编。1937年,
郭则沄 与傅增湘、夏仁虎、黄宾虹、陈宗蕃、姜忠奎、李响泉、柯昌泗、恩华、陶洙等文史学者在北海团城组织了“北京古学院”,搜集并刊印一些有价值而又罕见的古书,并时常聚会谈古论今,探讨学术。大家将所谈内容经查考后认真写出,陆续交与郭则沄修订,编印成为《知寒轩谈荟》四卷。本书文言行文,内容广泛,涉及史事、掌故、宫殿、礼仪制度、科举、宗教、寺庙、图书、经学、碑帖、字画、考古与文物、事物起源、风俗习惯等。(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郭则沄
(1882—1947)字啸麓。号蛰云、蛰园,别号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福建闽侯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清末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道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铨叙局长、侨务局总裁。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参加文学团体须社。年十二学诗,晚年更肆力为诗,自以为“不幸生黍离板荡之世,衣冠文物凋零以尽,即身历之境亦如梦境惝恍不可复即。于何征之?征之于诗而已。蹇怀遗世,不得自遂,乃托于玩世者以自诡,世之知我者盖鲜。于何而见吾真?亦见之于诗而已”(《龙顾山房诗集·自序》)。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古涧飞湍,略无滞机涩响也”;后期之诗“变为幽渺,为沉郁,为激楚苍凉之音。又若策骑穷边,观落日平沙,不胜其怅惘”(《龙顾山房诗集·序》)。著有《龙顾山房诗集》、《龙顾山房诗续集》、《龙顾山房诗余》、《龙顾山房诗余续集》、《龙顾山房骈体文抄》、《龙顾山房诗赘集》、《庚子诗鉴》、《庚子诗鉴补》、《十朝诗乘》、《红楼真梦》、《旧德述闻》、《洞灵小志》、《洞灵续志》、《清词玉屑》等。生平事迹散见于其诗文集。(来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