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乾隆十年(1745),张照、梁诗正等奉敕编纂的《石渠宝笈》成书。该书为中国书画著录,总计四十四卷。著录当时宫廷所藏书画。依贮藏所在,各分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每类又分上等、次等,详细记载纸绢、尺寸、款识、印记和题咏、跋尾等。乾隆五十六年(1791),又编成《石渠宝笈重编》。
乾隆十年(1745)四月,鄂尔泰病逝。鄂尔泰,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鄂尔泰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举人承袭佐领,授三等侍卫。康熙五十五年(1716),迁内务府员外郎,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帝)知其有才,欲结交笼络,遭到拒绝。雍正帝即位后,不怪罪鄂尔泰,反而称赞他为郎官拒皇子,执法甚坚。雍正元年(1723),鄂尔泰充任云南乡试考官,又特升为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在任内,礼敬文人士子,为他们收录诗文,编《南邦黎献集》;又用自己应得的公银买谷三万余石,分别贮藏于苏州、松江、常州三府,以备赈贷。雍正帝称他为封疆之才,誉为“天下第一布政”。雍正三年(1725)八月,鄂尔泰进京陛见,升广西巡抚,未到任,改署云贵总督四年(1726)春,他疏请平定苗乱,改土归流,获得成功。十月,实授云贵总督。随即又讨平云南、四川、湖北、广西等省交界处的苗民叛乱。雍正六年(1728),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十年(1732)正月,调回京师,授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办理军机。因经理苗疆功绩,授一等伯,世袭罔替。征准噶尔开始后,鄂尔泰经略陕甘军务。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雍正帝旨令削去伯爵,给假养病。八月,雍正帝病重,鄂尔泰仍以大学士受顾命,同辅政。乾隆帝即位后,鄂尔泰总理事务。乾隆二年(1737),授军机大臣,仍兼兵部事,赐三等伯,号襄勤。屡主会试,充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乾隆四年(1739),勘直隶水利,筹画疏浚永定河,修筑“千里长堤”等事,乾隆十年(1745),加太傅,四月病逝。乾隆帝称赞鄂尔泰公忠体国,直掠持躬。久任边疆,茂著惠绩,简任机务,思日赞襄。还说他才裕经纶,学有根底,不愧国家柱石。乾隆帝还亲临祭奠,辍朝二日,予祭葬,谥文端,命配享太庙。鄂尔泰著有《鄂尔泰奏折》、《平蛮奏疏》,主修《八旗通志初集》、《贵州通志》等书。
乾隆十年(1745)九月初九日,太常寺少卿邹一桂奏称,监狱重犯,虽防范不可不严,但律载狱具全图,自有定式。近来禁卒人等,创立非刑,凡遇囚徒,不分多寡,概令排卧一头,于镣铐中横穿长木,锁逼两头,压住手足。狱囚因此毙命者不少。请严行查禁,刑部请旨后决定:今后如有仍用穿木并各项非法刑具者,即照例治罪。
乾隆十年(1745)六月初六日乾隆帝以御极以来,所有解部钱粮,除去八旗兵饷、官俸、工程费用外,尚有余积。故直省偶有水旱灾,加恩赈济,多在常格之外,因思海宇父安,首在足民;况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则聚于下。因此特降谕旨,拟将乾隆十一年(1746),直省应征钱粮,通行蠲免。经大学士和户部拟定,并报乾隆帝旨准,照康熙五十一年(1712)例,将各省分作三年,全免一周。查地丁钱粮银额,共二千八百二十四万余两。将直隶、奉天、江苏、西安、甘肃、福建、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省银一千四十二万九百余两;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广西等省银八百六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两;山东、湖北、江西、山西等省银九百一十九万二千二百余两,分别于丙寅、丁卯、戊辰三年内全行蠲免。
乾隆十年(1745)四月十八日,从贵州总督张广泗疏请,清廷决定开凿贵州毕节县属赤水河。张广泗奏疏中称:黔省威宁、大定等府州县,崇山峻岭不通舟楫,所产铜铅,陆运维艰,合滇省运京之铜,每年千余万斤,皆取道于威宁、毕节,驮马短少,漕运不前。查有大定府毕节县属赤水河,下接遵义府仁怀县属猿猱地方。若将此河开凿通舟,即可计应开修大小六十八滩,约需银四万七千余两,以三年之节省,即可抵补开河工费。再黔省食盐,例销川引,著开修赤水河,盐船亦可通行,盐价立见平减;大定、威行等处,即偶遇丰歉不齐,四川可以运济,实为黔省无穷之利。
乾隆十年(1745)正月十五日,乾隆帝命江南督抚更替巡阅海防。他在上谕中说:江南地居腹内,无深山穷谷藏奸聚匪之薮,所最应加意者,莫如海防。今国家承平日久,海疆宁谧,中外习为固然。但防患于未然,此为古训。今江苏省之上海、崇明、刘河、福山、狼山各紧要海口,营讯非不周罗,斥堠非不严密,战舸非不连樯接艘,然俱付之三五偏裨之将,督率兵卒往来戍守。凡形势之扼塞,防守之机宜,口岸之平险,何处为了望之所,何处为守御之区,向例督抚俱未亲至其地,考订讲求。按图聚米,终不如亲身目击。况士卒无知,大都恶劳好逸。若督抚时常临视,自必震动,不至废驰怠惰;且江南海口,数处毗连,附近巡行,往返不匝月,亦不致劳人废事。该督抚等,应仿效别省总督巡边之例,于海口紧要处,递年轮流巡视一次,不必纷更,以为建白,亦不可草率,视同俱文。则防范之事宜,既得探讨于平日;备御之营制,亦得讲究其万全。更可不时简阅操演,整饬戎行,似属有益。江南各督抚随即妥商定议,本年总督先往,次年则为抚巡,周而复始。还强调往巡时,务将形势扼塞,防守机宜、口岸平险,及何处为了望所,何处为守御区,逐一察看,详细探讨,并顺路简阅沿海营伍。事竣具折奏阅。乾隆帝认为可行,再次谕示:须妥协据实办理,不可虚应故事。
乾隆十一年(1746),《九宫大成谱》即《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编成。该书由周祥钰等撰,八十二卷。收集南北曲二千零九十四个曲牌,连同变体共四千四百六十六个曲调,尚有北曲套曲一百八十五套,南北合套三十六套。汇集唐、宋、元、明、清诸宫调及曲调,较为详备。
乾隆十一年(1746)六月三十日,清政府允准卡瓦在茂隆山开矿。卡瓦是滇省永顺东南徼外人,用内地民人吴尚贤在茂隆山厂开矿,照内地厂例,抽课作贡,每年解银一万一千两。因滇省山多田少,民少恒产。唯地产五金,不但滇民以为生计,即江、广、黔各省民人,亦多来滇开采,食力谋生,在彼处打(石曹)开矿及走厂贸易,不下二三万人,内外各厂,百余年来从无不靖。以其地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所以清政府才允许卡瓦在茂隆山开矿。
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福建省上杭县民罗日光、罗日照等,因蠲免钱粮,欲将所纳业户田租四六均分,遂聚众持械拦截下乡收租的业户与典史。他们先将典史驱赶回城,打伤业户,抢夺钱谷,随后又分拨乡民把守道口险隘,手执竹枪木棍,并在高阜地方堆积石块,以备抗拒官府。随从者不下千余人。抗租者占据山头,连接十余里,见知县及千把总到境,就鸣锣放枪,蜂拥掷石。官兵施放弓箭,罗日照等则执枪搠伤县役。八月二十九日,福建提督武进将此事件上奏后,乾隆帝谕示:普免天下钱粮,原期损上益下,与民休息。至于佃户应交业主田租,只能令地方官劝说田主,自行酌减,并未限定分数,使之宽减。减与不减,应听业主酌量。岂有任佃户自减额数,抗不交租之理?罗日光等借减租起衅,逞凶不法,此风断不可长,应严拿,从重处治,以儆刁顽。
乾隆十二年(1747)九月初三日,《皇清文颖》一书告成,乾隆帝亲制序文。康熙时命大学士陈廷敬选辑《皇清文颖》,未及刊布。雍正时允廷臣所请,开馆编辑,随时附益,日久未竣。乾隆帝因命甲子以前,先为编次。凡御制诗文二十四卷,臣工赋颂及诸体诗文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