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舒穆禄·舒赫德(1710-1777年),字伯容,号明亭,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之孙。雍正六年(1728),由笔帖式迁内阁中书。十三年,迁监察御史,在军机处行走。乾隆间。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准噶尔部与回疆贵族叛乱。旋迁工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二十八年,任经筵讲,兼署工部尚书、步军统领,加太子太保。三十年,任国史副总裁。三十一年署陕甘总督。三十九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年,领兵镇压山东王伦起义,因功加三级,得云骑尉世职。四十一年七月,任文渊阁领阁事。乾隆四十二年,充《蒙古源流临清纪略》正总裁,卒于家中,谥号文襄。
周行,字宾示,号鹿野,漳港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选授广东香山县知县。 嘉靖四十二年置澄海县,周行首任知县。上任时,知府何文翁命他确定县城规划和界址。他带领下属,邀请长老和乡彦登山涉水勘查,最后定在辟望村建立县城。辟望村东临大海,西瞰田寮,前襟外砂各村,后带南洋、东陇各堡,北有莲花峰作肩背,南有马耳澳作屏藩,左右有南澳、华富各山耸峙,南、北两河在此交流,处在全县中心位置,确是建立县城的最佳选址。周行奏准后即着手建城事宜。他把城池、学宫、官署、坛庙、街道的规模和布置都实地勘测,绘制草图,拟定方案,井井有条。周行的计划还未实施,母亲病故,不得不扶母亲灵柩回乡安葬、守孝。澄海士民挽留不得,依依不舍。周行临行前著有《澄海县建置图序》,后来建城悉照其规划。澄海士民怀念周行建县功绩,崇祀于名宦祠。
于穆,汉语词语,拼音yú mù,意思是对美好的赞叹。
高开道(?~624年),字开道,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 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 出身盐户,矫捷勇武。 跟随格谦发动河间起义,署为将军。格谦战死后,聚集旧部,发展力量。 武德元年(618年),攻取渔阳郡,建立燕国,年号始兴,定都蓟县,兼并大乘皇帝高昙晟部众。 武德三年(620年),奉表唐朝,授蔚州总管,上柱国、北平郡王。四年,起兵反叛,复称燕王,年号天成。武德六年(623年),带领突厥和奚族两次攻攻幽州。武德七年(624年),遭到部将张金树反叛,兵败自杀。[6-7]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他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实施《九章律》。主张无为而治,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郡豪门大族 。张堪很早就成为孤儿,他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堂侄。16岁时,他来到长安受业学习。他的品行超群,诸儒都称他为“圣童”。公元39年到46年期间,张堪拜渔阳太守。他是个文武全才,在军事上,打得北部匈奴不敢南犯,经济上创造性的落实了光武帝刘秀的休养生息的国策,出现了史学家称为的“渔阳惠政”。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就是他的孙子。
周勃(?~前169年),泗水郡沛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 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 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王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
元英(?~510年),本姓拓跋,字虎儿,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名将,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孙子,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子。元英自少聪敏好学,博闻强记。孝文帝即位后,出任武川镇将,迁梁州刺史。汉中之战时率军击败南梁益州刺史萧懿,加号安南将军,封广武伯。后历任左卫将军、宗正卿、尚书。任荆州刺史时,一度兵败于南齐太尉陈显达之手,遭到免官。宣武帝即位后,被重新启用,屡立军功,拜吏部尚书,进爵常山郡侯。义阳之战时大败梁军,因功进封中山郡王。后拜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正始四年(507年)在钟离之战中惨败,因罪免官。次年重授为征南将军,平定郢州叛乱,收复三关,累迁尚书仆射。永平三年(510年12月9日),元英去世,获赠司徒,谥号献武。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7-8]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9-10]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之一。 
张问仁(生卒年不详)字以元,西宁人。大约生活在明嘉庆、隆庆、万历(1522-1620)年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担任工部员外郎、山东兖佥事。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直隶昌平 (今北京市昌平)兵备道佥事,升任参议。因为他两任工部,古时候对工部司官相沿称水部,所发尊称张问仁为“张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