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曹溶(1613—1685)清代文学家。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秀水(浙江嘉兴)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入清,以原官任用。顺治三年(1646)革职,十一年起用为太常寺少卿,升户部右侍郎。不久,外用为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康熙三年(1664)因裁缺归乡。之后,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和纂修《明史》,均推辞不就。曹溶家富藏书,他勤于阅读,学力深厚。善作诗,年轻时即有诗名,中年以后,诗艺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当时把他与龚鼎孳合称“龚曹”。 曹溶一生诗作甚丰,题材相当广阔,既有直接反映民生疾苦、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如《悯荒》、《广应州童谣》等,也有通过记述个人经历,展示社会面貌的篇章,如《出门行》、《故里吟》等;既有登山临水、吊古伤今之作,如《入北山深处》、《南昌》等,也有赠行酬答、往来唱和之什,如《送连江令秦景天》、《酬徐子能山人》等。曹溶最擅长古体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2),如《宋宋诗美延长令张禹木》一诗叙事的委曲,《答顾宁人》一诗写人的传神,《游云冈寺》一诗绘景的逼真,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近体诗也有佳作,最负盛名的是和王士禛的七律《秋柳》一诗,当时和者甚众,公认曹溶与顾炎武所作为绝唱,“即原唱亦不及也”(阮元《两浙輶轩录》)。不过,由于他著述太多,难免良莠不齐,夹杂不少缺乏剪裁的粗劣之作。 曹溶亦工词,其词藻饰华美,构思精巧,[点绛唇]《平远台秋眺》、[薄倖]《题壁》都是名篇。 著《静惕堂诗集》44卷,有雍正三年精刊本;《静惕堂词》1卷。此外,还辑有《续献征录》60卷、《五十辅臣传》5卷。(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 1991-10)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康熙九年 (1670) 进士,官至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水利专家,也是 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书法家。传世著作十余种,有 《冰雪堂稿》 《如意堂 稿》《奉使俄罗斯日记》《治河全书》 《兖州府志》 《遂宁县志》等。其中 《治 河全书》二十四卷、《信阳子卓录》八卷,收入 《续修四库全书》; 《奉使俄罗 斯日记》是中国人旅欧的最早日记,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后收入 《历代日 记丛钞》; 《诸葛忠武侯年表》收入 《汉晋名人年谱》,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 版; 《治下河水论》收入民国本 《扬州丛刻》; 《河防志略》收入 《清经世文 编》卷一〇三,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治河全书》主要介绍明清时期有关河 套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黄河史、运河史的主要资料,对今人治理黄淮,仍有 重要启示和参考价值,2007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张鹏翮系清代贤相、名臣,康熙帝赞之:“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张鹏 翮是与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齐名的中国古代著 名的八位清官。 现存最重要的作品集为 《张文端公全集》,系光绪八年 (1882) 刊本,由 张知铨 (张鹏翮之弟张鹏翼六世孙) 依照张鹏翮手稿刊出。内有诗二卷,共 六百余首。胡传淮主编 《张文端公全集注》,2017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李 调元 《蜀雅》称:“文端论诗,以性情为主。”孙桐生 《国朝全蜀诗钞》卷五 载:“文端平生居官,以清节重,扬历中外,早著循声。” “诗亦纯实简质,自 是正声。”梁章巨 《楹联丛话》卷四云:“眉州三苏祠中,楹联林立,殊少佳 构,惟大门有张鹏翮一联曰:‘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最为大 雅。”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孙桐生 《国朝全蜀诗钞》、李调元 《蜀雅》、徐 世昌 《晚晴簃诗汇》、胡传淮 《张鹏翮研究》 《蓬溪诗存》 以及清代、民国 《遂宁县志》录有其诗。《四库全书》和 《续修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多种。 钱仲联主编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载有其生平成就。(来源:遂宁历史名人研究, 2017-12)
巴泰(?-1690) ,清朝大臣。汉军镶蓝旗人。金氏。天聪五年(1631),任二等侍卫。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城。六年,从征明大同。崇德元年(1636),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沙河。六年(1641),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征锦州。授云骑尉世职,寻擢一等侍卫。顺治二年(1645)晋世职为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八年(1651)世祖亲政,晋二等轻车都尉。十五年(1658)列散秩大臣,旋擢内大臣。康熙三年(1664),擢国史院大学士。因昔不附睿亲王,晋爵三等男。六年(1667),充修世祖实录总裁官。任内不附权臣鳌拜。七年,以疾解任。八年,鳌拜获罪。是年授秘书院大学士,改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十三年(1674),以病请休。十四年,命仍入阁办事。十六年(1677),以年迈请休。十九年(1680),复起为正蓝旗汉军都统。卒,谥文恪。(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朱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湖南武陵人。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札记》、《畲经堂集》、《研北诗馀》传世。
廖鸿章(1701-1766) ,字羽明,号南崖,永定县太平里青坑(今坎市镇清溪村)人。父冀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曾任江苏吴县知县,善决狱,有政声,尤其是督教子孙甚严。
廖贞,生卒年不详,字廷干。清代归善县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贵州的平越、锦屏知县。著述甚富,咏惠州西湖泗洲塔诗颇佳:“浮屠孤峭插云烟,金碧辉煌夕照边。倒影入湖翻彩笔,凌空击破镜中天。”
鳌拜(?—1669)清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太宗时从征察哈尔、皮岛,以功赐号“巴图鲁”。崇德六年(1641)参加松山之役,论功擢巴牙喇纛章京。八年进三等昂邦章京。太宗死,力拥世祖即位。顺治初,从征湖广、四川、贵州等地。世祖亲政,授议政大臣,旋晋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世祖死,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受遗诏辅政,植党营私,专横跋扈,擅主镶黄、正白两旗换地事,矫旨杀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及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多人。康熙八年(1669)以结党专擅,被革职,籍没拘禁,旋死于禁所。(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张廷瓒,字卣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宰相)张英的长子。康熙十七年中举人,次年(1679)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二十六年典试山东。后官翰林,侍读学士。康熙御驾三征绝漠,皆扈从。不幸先于张英而卒。有《传恭堂诗集》五卷。(来源:百度百科)
廷瓒字卣臣號隨齋幼而朗慧 先封大夫見其童時作字每謂之曰此子學書可以成就辛亥隨余在 京邸遂入北雍乙丣雍試第一戊午舉於鄉巳未成進士(来源:笃素堂文集.十六卷.清.张英撰.清康熙时期刊本 十一卷)
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  
佟图赖(1606—1658)清满洲镶黄旗人,原隶汉军,佟佳氏,原名盛年。额驸佟养性侄,世祖孝康章皇后父。天命六年(1621)袭游击世职,屡从征有功。崇德七年(1642)晋一等参将,任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入关后,从征山东、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历任定南将军、礼部侍郎,晋爵至三等子。后卒于家。康熙十六年(1677),以为皇太后父,特赠一等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