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满洲正黄旗人(原为镶蓝)。姓叶赫那拉。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三老爷(因排行三而称)。咸丰二年(1852)被选入宫(慈禧原籍山西省长治县上秦村人,姓宋,名龄娥,汉族。13岁时,因家乡遭受大灾荒,被父卖与县太爷,转送与知府惠征为奴婢。因其长得俊俏、聪明伶俐,被收为义女,改籍满族,姓叶赫那拉,名玉兰,小名翠妞儿。咸丰二年被选入清宫),封为兰贵人。1856年生载淳,封懿妃。次年进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死,其子载淳6岁即位,年号祺祥,被尊为皇太后,又上徽号慈禧,全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居丧时住行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故被称为西太后。后伙同恭亲王奕䜣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北京政变,或称祺祥政变),杀死辅政大臣肃顺、载垣与端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以后实施“借洋兵助剿”政策,镇压太平天国等起义。1875年同治帝病死,策立其5岁侄载湉为帝,改元光绪,仍行听政。对内举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屈膝献媚,签订丧权辱国条约。1887年,表面“撤帘归政”,仍操内政外交大权。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废除新政。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逃往西安,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空喊“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欺骗舆论,同时加紧镇压人民。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与光绪帝前后弃世。(来源:《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号体元主人,满洲人。世祖第三子,八岁继位,年号康熙,庙号圣祖,谥仁皇帝。著作有《御制耕织图诗》2卷、《御制避暑山庄诗》2卷、《御制避暑山庄诗》1卷、《御制避暑山庄诗》4卷、《御制诗集》10卷二集10卷、《御制诗》第三集8卷、《御制诗集》26卷、《御制文选》40卷、《御制文集》第二集50卷、《御制文集》22卷二集20卷、《御制文集》第三集44卷、《御制文集》第三集50卷总目6卷、《御制文集》第四集36卷、《康熙御制文》初、二、三集28卷、《御制诗文集》。(来源:“国图规范档:000423313”) 姓爱新觉罗氏。清顺治帝福临第3子,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其在位61年 (1662—1722),年号康熙。8岁登基,四大臣辅政,其中鳌拜专权跋扈,继续推行圈地令、逃人法等项苛政,社会矛盾加剧。康熙八年(1669)亲政,逮捕鳌拜,停止圈地,修订逃人法,制止投充,以缓和民族矛盾。十二年下令削藩,吴三桂反,旋即发兵镇压,历时8年平息。二十二年统一台湾,并派兵驻守。二十五年击败侵入黑龙江流域之沙俄匪徒,与俄国签订 《尼布楚条约》,确立中俄东段边界。三十至三十五年3次率兵亲征噶尔丹之叛乱。五十六年至五十九年遣将击败准噶尔部反动势力对西藏之侵扰。还在治理黄河、疏通运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奖励垦荒,实行 “更名田”,多次蠲免赋税,自五十一年以后决定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开海禁、矿禁,促进了海上贸易与矿业之发展。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留意典籍,编定群书。又倡导尊孔读经,宣扬程朱理学。扶植廉吏,惩治贪官。晚年称治平盛世,然为废立太子所困扰。(来源:满族大辞典.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
徐苹芳(1930-2011)考古学家。山东招远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期从事汉唐考古学和宋元明考古学的研究。他主持的北京元大都的调查发掘工作,为中国都市考古学作出了新贡献。曾任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第三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国务院古藉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主要著作有:《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宋元明考古》、《中国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唐戏弄俑》。(来源: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沈榜,湖广临湘人。曾任内乡,东明、上元三县知县。万历十八年 (1590) 升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后又升任户部主事。他于宛平任内,留心搜求,汇总时事掌故,并依照署中档案等资料编成是书,共二十卷,记载了明代北京各方面的情况。(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