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仰瞻,字宗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举人出身,官至大理寺少卿。
曹化淳,字如,号止虚子,家境寒微,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后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孙朱由检,极受宠信。
韩退,稷山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以寿终。
长庚(1843—1914),伊尔根觉罗氏,字继仙,号少白,晚号丹堤子,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历任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成都将军、兵部尚书、伊犁将军等职,官至陕甘总督。 谥“恭厚”。
翁方纲(1733年~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卢文弨(1717年—1795年),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檠(qíng)斋,抱经,晚年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原籍余姚,迁居仁和(今杭州)。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年七十九岁。卢存心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等职。三十四年,乞养归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各地书院主讲经义二十余年,以经术导士。
王衡(1562年10月6日—1609年3月4日),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九日,卒于万历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 [1] 万历时期首辅王锡爵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父。 万历十六年(1588年)顺天乡试,王衡因是大学士王锡爵之子,且当时首辅申时行的女婿也同时中举。有言官弹劾主试官,认为有作弊嫌疑。虽然王衡在随后的复试中取得第一获准参与会试,但言官们仍不依不饶,为避免父亲王锡爵陷入更大的党争之中。王衡在他父亲执政期间没再参加考试。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王锡爵致仕后,王衡再次走进科场,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任翰林院编修。后辞官归隐,中年早卒。 王衡著有《缑山集》等,同时他又是明代南剧的名家,编写有《郁轮袍》、《真傀儡》、《没奈何》等杂剧名篇。
李忠(643-664年),字正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母为宫人刘氏。 出生于东宫,初封陈王,拜雍州牧,过继给王皇后。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失去太子之位,降封梁王,授梁州都督,迁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坐罪废为庶民,迁居黔州,囚禁于承乾故宅。 麟德元年(664年),中书令许敬宗陷害李忠联合宰相上官仪、宦官王伏胜谋反,坐罪赐死,时年二十二岁。神龙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陪葬于乾陵。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 清代官员、史学家。早年家贫。康熙十年(1671年)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职詹事府录事,不久升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康熙十八年(1679年)后,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读学士、《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詹事府少詹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随帝南巡。冬解职归里,居平湖。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奉召入京,充《明史》纂修官。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次随康熙帝西征,深得信赖。翌年,以养母求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正一品,以母老未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追谥文恪,葬于县城南郊。 高士奇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近臣,一生效忠于康熙帝,同时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经进文稿》《天禄识余》《随辇集》《北墅抱瓮录》《左传国语辑注》等。 
于义(534-583年),本姓万纽于氏,字慈恭,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西魏到隋朝大臣,北周太师于谨之子 。矜严操尚,笃志好学。凭借父功,赐爵平昌县伯。起家直阁将军,封广都县公。出任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以德化人,风教大洽,进封建平郡公 。授行军总管,从梁睿平定王谦叛乱,授潼州总管、上柱国。开皇三年,去世,时年五十,赠大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