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1581~1651),字龙友,号象冈,初字瑞虎,晚号闲足道人。香山(今广东中山)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永历三年(1649)何吾驺剃发易服降清。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庶吉士。
崇祯元年(1628年),升左春坊,充经筵讲官。纂修《神宗实录》完成,历任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詹事。崇祯五年(1632年),擢礼部右侍郎。
崇祯六年(1633年),擢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温体仁、文震孟一起入值内阁。温体仁拟旨,必与文震孟商议,文震孟有修改意见,温体仁必从。何吾驺提醒文震孟小心温体仁“为人心机,不可轻信”。崇祯七年(1634年)加文渊阁大学士。温体仁阴谋诬陷给事中许誉卿,何吾驺助文震孟争辩,两人同时被罢官。
隆武元年(1645年),绍宗召其任内阁首辅,与郑芝龙意见不合。隆武二年(1646),晋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何吾驺有足疾,绍宗命内官李国臣探视赐药。绍宗殉国后何吾驺在广州拥立绍宗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
起初,何吾驺奉命驻防,又受命率三千人护驾勤王,但何吾驺一听说清军逼近就马上抛弃绍宗,逃往广州。两日后,绍宗被擒。清军假借何吾驺的旗号,攻陷汀州,于是何吾驺到广州后,众人皆说他是清军的向导,都很厌恶他。
广州陷落,何吾驺保得性命,乞休明史,把抗清的重臣何腾蛟污蔑为盗贼,时人评价“吾驺修史真羞死”。
李成栋反正后吏部尚书李元胤推荐何吾驺复任,加少傅。何吾驺以李权、杨钟等人为鹰犬。张尚、林有声伏阙力争,被罢官。袁彭年虽与他同时降清,但鄙视他的为人,两人互相参劾。昭宗派马吉翔进行调解,没有成功。何吾驺与夏国祥勾结,又被金堡、丁魁楚、赵昱等人参劾,称病请休。永历三年(1649),何吾驺辞职回乡。广州再次陷落,何吾驺剃发易服降清。
著有《元气常诗集》三卷、《元气堂文集》三十卷、《云芨轩稿》二卷、《经筵日讲拜稽集》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中麓阁集》及石刻楷书四种等。其诗文笃实渊雅,为时人所重。当时倪元璐、邝露、伍瑞隆(香山小榄人)等皆其同返。其兼善书法,取法钟繇、王羲之、苏轼等名家,兼习章草,融会贯通。与其诗文同受推崇。当时书坛四大名家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等推服其为“树一帜于岭外”。所选登之作豪逸雄浑,有章草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