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邢昕,[公元?年至五三八年]字子明,河间人。生年不详,卒于魏孝静帝元象元年。
达兰泰(?—1775)萨克达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将领。
车济,字万度,敦煌人也。
赵思绾(?-949年),魏州(今河北省魏县)人也。五代时期后汉大臣。
贾模(?-299),字思范,西晋太尉贾充族子、惠皇后贾南风族兄。,模深为从父充信爱,每事与筹。起家邵陵令,迁车骑司马,预诛太傅杨骏之谋,封平阳乡侯。贾后专政,拜散骑常侍,擢侍中,与中书监张华、侍中裴顗同心辅政。然潜执权势,贪冒聚敛,曾向贾后陈述祸福利害,后不能从,反谓毁己,遂见疏,忧愤而死。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建立后,历任司射下大夫、左宫伯中大夫,坐罪免官。北周武帝亲政后,授熊州刺史。参与平齐之役中,拜洛州刺史,捉拿北齐范阳王高绍义,进位大将军。大象二年,任亳州总管,从平司马消难、尉迟迥、李慧的反叛后,进爵范阳郡公。 隋朝建立,授上大将军,跟随河间王杨弘北征突厥,转左武候大将军,坐事免官,迁华敷泾二州刺史,册封海陵郡公。平定突厥边患,授灵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开皇十六年(596年),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七,谥号为威。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 ),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参与讨伐石冰之乱,又拒绝叛将陈敏的封赏。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出镇建业后,贺循应邀为其效力,历官吴国内史、军谘祭酒、太常等职,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太兴二年(319年),贺循去世,年六十。获赠司空,谥号“穆” 。贺循善作文章,博览群籍。有文集五卷(一作二卷),今已佚。概述内图片来源: 
许城,字二荄,明末清初诗人。
乌古论元忠(?——?)本名讹里也,他的祖先是上京独拔古人。他的父亲叫讹论,娶的是金太祖的女儿毕国公主。历任定远大将军、符宝郎、驸马都尉、近侍局使、殿前左卫将军、殿前右副都点检、贺宋正旦使、吏部尚书、御史大夫、撒巴山世袭谋克、右丞相等职,之后他的儿子谊与金显宗长女薛国公主结婚。承安二年(1197年),调去守建康(南京),不久改知彰德府。在任上逝世。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县令,阐扬孔子学说,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鲁悼公二十五年,去世,葬于虞山东麓,从祀孔庙,成为“孔门十哲”第九人,享受儒家祭祀,历代追封丹阳公、吴国公。明朝嘉靖时期,定称“先贤言子”。清朝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如今常熟市虞山镇言子巷建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设有言子墓,学前街设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