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过滤您的搜索...
出版年份
排序结果
出版时间--最近
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
搜索结果:春秋
按相关性查看53个结果中的1-10
2/6 每页显示10|20|50|100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英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本书包括《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钞》、《恩福堂年谱》三种,是清代大学士英和一生作官的见闻,包括对北京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对外旗人的生活、家世等的记载。(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恩福堂笔记》该笔记分上下二卷 , 包括一百四十六则记事。 现采其有裨于史志或掌故者录之。(来源:《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之史料考订 刘高)

    《恩福堂诗钞》诗别集。十卷,附外集一卷。清英和撰。此编所收为作者自幼至谪戍黑龙江以前所作。除第一卷是作者从学诗至登进士第期间(1780—1792)所作外,其他各卷皆为官时所作,如法式善所说为“一官一集”,包括《蛾术集》、《瀛洲集》、《容台集》、《民部集》、《西馆集》、《水部集》、《赓扬集》等。可想见其诗作数量之多,而此《诗钞》结集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录诗至道光八年戊子,前后达五十年,仅收古、今体诗四百九十二首,可见其芟汰之多。编讫后又恐以诗贾祸未即刊刻。(高宗曾训戒满族亲贵大臣不得以作诗为事)。所附外集则收录其寄怀与悼念亡妻之作。此编前有作者自序、法式善序及戴衢亨之题词,初刊于道光(1821—1850)末年,作者逝世后不久。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诗钞》与《卜魁集》、《恩福堂笔记》、《恩福堂年谱》汇为一编,排印出版。(来源:中国诗学大辞典, 1999-12)

    《恩福堂年谱》一卷。清英和(1771—1839)自述。英和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读、步兵统领、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官,以营孝穆皇后陵寝地宫浸水被革职。著有《恩福堂诗集》、《恩福堂笔记》等。此谱自记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止,以下数月由其子奎照补记。谱以记仕历为主,涉及天理教起义及改行海运事,可参证。此谱有道光年间家刊本。(来源:四库大辞典·上, 1996-01)

  • ISBN:7-5300-0017-9
    作者:朱偰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朱偰著。元代宫阙实为明清宫殿制度之滥觞,且其高明华丽,较之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元大都早在明洪武永乐年间业已破坏,当年之制度只可从文献记载及残存的有限遗物中考证了。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朱偰先生早年留学欧洲,归国后,正值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北平旧都处于危急之中。因担心古都建筑及文献毁于侵略者之手,作者凭自己良好的文学、史学造诣及多年来对燕都宫阙建置的研究心得,征文考献,且实地调查,还在京城内外摄影五百余幅,著成此书。该书共六章,先明本书 “史料之选择及其批评”,而且依次对元大都的故城、宫城及诸宫之地点、宫殿坛庙等详加比次论证,引证资料宏富、详实,考证严谨周密,对研究北京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更是研究元代宫苑建置的现代人所作的绝好文字之一。书前有多副紫禁城建筑图片,书末有元大都宫殿分布图及宫城图。该书于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流传很广,影响深远,为人所称道。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年特地重新排印此书,以为读者参考。(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 2006-02)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佚名编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人海诗区》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诗四卷。分为都城、宫殿、桥闸、祠墓、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几甸、边障、山峪、水淀、岁时、风俗、寺观、杂咏等十六类。杂咏又分为绝艺、仙释、花卉、品味、器用、漕运等六种。其都城、宫殿、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六门,各有小序。序都城云:朱子未尝至北地,而谓幽燕为建都奥区,盖逆知后来王气,钟勃碣间然也。然辽迄明,风雅之音,四方辐辏,而燕市无人焉。序宫殿云:辽以大安名殿,而金以纪年,辽正殿曰洪武,元正殿曰大明。明之年号、国号,先见于此,循环递嬗,事岂偶然。余所纪述,均栩栩有风致。南昌彭芸楣题曰:此书购自焉氏旧书楼,视日下旧闻所收为多,彼志地,此选诗,各有指也。所收元诗为多,亦其胜处。于忠肃条下有吾杭语,盖浙人所辑。编次古体在前,近体在后,而词附焉。采自何集,注之诗后。其诗自唐代以迄明季,卷各有目,而前无总序,疑缮写者遗失,致编辑姓名,无由稽考。有抄本。(来源:四库大辞典·下, 1996-01)

    本书为古代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凡四卷,共收入从南北朝到清初500余位作者的近千首诗。(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佚名编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人海诗区》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诗四卷。分为都城、宫殿、桥闸、祠墓、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几甸、边障、山峪、水淀、岁时、风俗、寺观、杂咏等十六类。杂咏又分为绝艺、仙释、花卉、品味、器用、漕运等六种。其都城、宫殿、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六门,各有小序。序都城云:朱子未尝至北地,而谓幽燕为建都奥区,盖逆知后来王气,钟勃碣间然也。然辽迄明,风雅之音,四方辐辏,而燕市无人焉。序宫殿云:辽以大安名殿,而金以纪年,辽正殿曰洪武,元正殿曰大明。明之年号、国号,先见于此,循环递嬗,事岂偶然。余所纪述,均栩栩有风致。南昌彭芸楣题曰:此书购自焉氏旧书楼,视日下旧闻所收为多,彼志地,此选诗,各有指也。所收元诗为多,亦其胜处。于忠肃条下有吾杭语,盖浙人所辑。编次古体在前,近体在后,而词附焉。采自何集,注之诗后。其诗自唐代以迄明季,卷各有目,而前无总序,疑缮写者遗失,致编辑姓名,无由稽考。有抄本。(来源:四库大辞典·下, 1996-01)

    本书为古代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凡四卷,共收入从南北朝到清初500余位作者的近千首诗。(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清)王庆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王庆云撰。王庆云福建闽县人。道光己丑进士,历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山西巡抚、四川总督、工部尚书,清史有传。此书初名熙朝纪政,稿定后改今名。全书6卷,卷一记节俭荐举,卷二记荫子军政,卷三记十三衙门,卷四记库收牧场,卷五记制钱品式,卷六记关税。内容起自清初下迄道光,采会典及实录等,分条记述,条理清楚,被清人推为私家著述政书中的上品。但作者经历鸦片战争,关于鸦片战争中的记载,却甚为不足。此书初刻为光绪初,流传较广,别本较多,近年曾有校勘本出版。(来源:中华法学大辞典·法律史学卷, 1999-09)

    本书侧重于记载清代治国与理财方面,包括科举、荐举、吏治、军政、兵额、赋税、地丁、关税、盐法、矿政、屯田等门类。(来源:联编数据 摘要字段)


  • ISBN:978-7-200-11883-4
    作者:(明)郭造卿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燕史》是一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史,是明朝太学生郭造卿,受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嘱托和资助,于万历初年编纂的。从这部书修撰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戚继光调任和辞世,《燕史》未能最后完成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仅存抄本十记三十五卷,已非完帙。本书在校勘标点《燕史》抄本的同时,又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论说集《海岳山房别稿》中,辑录出该书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论、辨,凡一百四十五篇,与抄本合为一帙,首次将《燕史》全部传世篇章辑为一书,对于阅读这部独一无二的古代北京地方通史,了解其编纂宗旨、体裁结构和基本内容,提供了尽可能完整可靠的文本。(来源:郭造卿与《燕史》 北京师范大学 邱居里)


    下编收录《燕史》叙、辨、论一百四十五篇。

  • ISBN:978-7-200-11883-4
    作者:(明)郭造卿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

    《燕史》是一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通史,是明朝太学生郭造卿,受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嘱托和资助,于万历初年编纂的。从这部书修撰起,其价值就受到当时及后世的瞩目,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都以未睹其书为憾。由于戚继光调任和辞世,《燕史》未能最后完成刊刻,后世逐渐湮没无闻,仅存抄本十记三十五卷,已非完帙。本书在校勘标点《燕史》抄本的同时,又从郭造卿诗文集《海岳山房存稿》、论说集《海岳山房别稿》中,辑录出该书的全部篇序和部分论、辨,凡一百四十五篇,与抄本合为一帙,首次将《燕史》全部传世篇章辑为一书,对于阅读这部独一无二的古代北京地方通史,了解其编纂宗旨、体裁结构和基本内容,提供了尽可能完整可靠的文本。(来源:郭造卿与《燕史》 北京师范大学 邱居里)


    上编收录郭造卿《燕史》的传世抄本,凡十记三十五卷,后附清道光二十八年高锡蕃、周其悫跋文两篇。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徐世昌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
    摘 要:近人徐世昌 主编,王树枏等编撰。四十卷,附《列女传》六卷。光绪初,王氏尝辑直隶人物为《北学师承记》,未成定本,年久大半散失。1914年,徐世昌 为表彰清朝先哲,扶植纲常名教,乃邀王氏等编纂。1915年设局,1917年成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各以年代、朝代先后为次。于国史、志乘、私家著述,穷搜博考,苟有事迹可叙,能成传者,尽量收录。有民国年间刊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本书共40卷,收入1800多人,立传范围以籍贯畿辅直隶者为限。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徐世昌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畿辅
    摘 要:近人徐世昌 主编,王树枏等编撰。四十卷,附《列女传》六卷。光绪初,王氏尝辑直隶人物为《北学师承记》,未成定本,年久大半散失。1914年,徐世昌 为表彰清朝先哲,扶植纲常名教,乃邀王氏等编纂。1915年设局,1917年成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各以年代、朝代先后为次。于国史、志乘、私家著述,穷搜博考,苟有事迹可叙,能成传者,尽量收录。有民国年间刊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本书共40卷,收入1800多人,立传范围以籍贯畿辅直隶者为限。
  • ISBN:978-7-200-10454-7
    作者:徐世昌撰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人物
    摘 要:近人徐世昌 主编,王树枏等编撰。四十卷,附《列女传》六卷。光绪初,王氏尝辑直隶人物为《北学师承记》,未成定本,年久大半散失。1914年,徐世昌 为表彰清朝先哲,扶植纲常名教,乃邀王氏等编纂。1915年设局,1917年成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各以年代、朝代先后为次。于国史、志乘、私家著述,穷搜博考,苟有事迹可叙,能成传者,尽量收录。有民国年间刊本。(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本书共40卷,收入1800多人,立传范围以籍贯畿辅直隶者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