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十六国时前燕创建者。公元333—348年在位。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原名晃,史书避讳多作皝。字元真,小字万年。慕容廆为辽东公,立之为世子。东晋建武元年(317),任冠军将军,后拜左贤王,迁平北将军,封朝鲜公。咸和八年(333),廆卒,继位。次年,东晋遣使拜为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晋咸康三年(337),自即燕王位。次年,后赵石虎率军数十万来攻,遣子恪大败之。七年,使阳裕等筑龙城(今辽宁朝阳)以为新都,八年,东破高句丽,毁丸都城(今吉林集安西北)。东晋建元元年(343),又破宇文逸豆归,宇文氏由是散亡。东晋永和元年(345),始废晋纪元,仿古之诸侯建元,自称十二年。雅好文籍,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诫》十五篇,以教宗族胄子。卒后子儁称帝,追谥文明皇帝,庙号太祖。(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蔡攸(1077年—1126年),字居安,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北宋末年宰相、奸臣,太师蔡京长子。初任微职于京城,遇交好端王赵佶。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信而宠之,赐进士出身,历任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宣和殿大学士等职。宣和五年(1123年),代王黼领枢密院事,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少保等重要职务。任内不思处理政务,唯知在帝侧论道家神变之事,演市井淫秽之戏以邀宠。为了争权,与父亲蔡京反目为仇,互相倾轧。北宋在通过海上之盟消灭辽国之后,因功再次升迁,拜少师,后改任太保,封英国公。宣和末年,宋徽宗内禅,作为近臣参与策划。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贬为太中大夫,贬往万安军安置,旋即赐死于贬所,时年四十九岁。(来源:百度百科)
藏族,齐浸 (今金川县) 人,大金川土司郎卡之子。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四月,郎卡死后,主土司事,少年勇武,欲吞占邻近土司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四月初五,革布什咱土司色楞郭多布赴丹巴热水塘洗温泉浴,被属下所杀,索诺木发兵攻占革布什咱各寨落,六月,小金川土司偿格桑也发兵再攻鄂克什及明正土司地。清廷命阿尔泰率军进讨小金川,第二次金川战役遂起,偿格桑以献地为饵,请求索诺木助兵。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十二月,清军抵美诺,小金川为清军攻占,偿格桑入大金川与索诺木会合,清廷檄索诺木缚献偿格桑,不应,索且暗地派兵助小金川抵抗清军。乾隆皇帝以“两金川土司同恶相济”,决心一举并灭,命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伸额为副将军,合兵攻大金川。索诺木率兵民凭险筑碉,层层设防,壁垒森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温福以索诺木全力抗守不得进,屯兵大金川之东木果木,索诺木指使小金川头人七图葛拉尔思甲布及诸土司聚兵数千人,攻陷清军提督董天弼的底木达(今小金县扶边)营地,切断粮运,突袭木果木,夺清军炮台,土兵四面攻入,清营无备,万余人一轰而溃,温福仓皇失措,中枪而死。各碉卡守兵望风溃散,清军惨败,损失军资器械无数。乾隆皇帝旋命阿桂为定西将军全力进攻,索诺木曾偿格桑首级,献尸请降,阿桂不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初四,索诺木在清军强大军事的打击下,于噶拉依 (今安宁乡) 官寨出降,旋被押解至北京,于是年九月处死。(来源:藏族大辞典, 2003-02)
字文卿。明代人。官锦衣卫千户,典告密。性廉惠,囚犯死,凡属无籍,皆告之当地官员予以简葬。囚犯缺食,又用无主盗赃买粮供给,后遂成定例。(来源:百度百科)
于范,字觉甫,号廪邱,山东郓城人,明弘治甲子举人,乙丑进士,正德丁卯授辉县令,戊辰,调浙之嘉兴,庚午,入京为户部主事,丁丑,升河南府知府。改浔州府知府,嘉靖三年,六月十八日卒于家。(来源:百度百科)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一字缙绅。洪武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曾建议根据史实,上自唐、虞、夏、商、周、孔,下至关、闽、濂、洛,据事分类编写一书,以便检阅。因直言敢谏,得罪重臣,被免官家居八年。其间杜门纂述,改修《元史》,又成《宋书》,删定《礼经》。建文初回朝,永乐元年(1403)迁侍读学士,任总裁官监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及《古今列女传》等书,升任翰林学士,极受信用。朝臣多嫉其宠,又因定储君之议,为汉王高煦所忌,被诬陷下狱死。善诗文,有《春雨杂述》、《解文毅公集》等。(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康熙二年(1663)举人,六年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内廷设南书房,奉命入直,得康熙器重。二十年,因葬父乞假归里,居4年召回京师,迁兵部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再调礼部尚书,兼官如前。后因祭文“未详审”被革尚书之职,仍掌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三十一年复官,相继任国史馆《国史》、《大清一统志》、《渊监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晚年归里,卒谥文端。世宗即位,赠太子太傅。乾隆初年,加赠太傅。著有《笃素堂诗集》、 《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 《易经衷论》、 《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行于世。(来源:安徽人物大辞典, 1992-11)
金之俊(1594—1670)明末清初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彦章,一字岂凡,号息斋。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转礼部主事,晋郎中,出知直隶顺德府。崇祯四年(1631年)迁湖广副使、长宝道。迁江西参政,擢佥都御史巡抚京东,督治昌平。十六年任兵部右侍郎。清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后任原官。二年调吏部右侍郎,五年升工部尚书,六年加太子太保,八年调兵部,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十年补都察院左都御史,升吏部尚书,十一年补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十五年授中和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傅,十八年改内秘书院大学士。康熙元年(1662年)致仕。卒谥文通。著有《息斋集》《息斋外集》《金文通疏草》《珥笔闲吟》《金文通公集》等。(来源:苏州历代人物大辞典, 2016-11)
高兴,字功起,元朝时期南阳王,蔡州人也。
陈山 (1364~1434年), 字汝静,一字伯高,福建延平府沙县人,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文渊阁直阁事、领文学士供职文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