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概述内图片来源:南熏殿旧藏《唐名臣像册》 )
彭宠(?-29年),字伯通,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大臣,渔阳太守彭宏的儿子。出身官宦之家,才能卓越,选为大司空士。更始帝刘玄即位,授偏将军、渔阳太守。投靠大司马刘秀,参与平定“王郎之乱”和河北地区,立下大功,加号建忠大将军,册封“列侯”。东汉建立后,受到幽州牧朱浮构陷,逐年失去朝廷信任。不满于待遇,心怀怨望,起兵反叛。自称燕王,勾结匈奴,受到光武帝的讨伐。建武五年(29年),彭宠被家奴杀死。
兴元是唐德宗年号 ,公元 784年,干支 甲子
史思明(703年1月21日—761年4月22日),字崒干,宁夷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突厥族。唐代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 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天宝初年,骁勇善战,屡建战功,授平卢军知事。辅佐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迁平卢军兵马使。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叛后,率军平定河北,署范阳节度使。屡为唐军所败,退保博陵。乾元元年(758年)暂降唐廷,授河北节度使、归义郡王。受到唐肃宗猜忌,起兵再次叛乱,攻破魏州,自称大圣周王,年号应天。 乾元二年(759年),进兵解除邺城之围,杀死安庆绪,即大燕皇帝位,建都范阳(北京市),年号顺天。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儿子史朝义所杀,谥号昭武皇帝。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范阳卢氏先祖。卢植性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 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上谷军都山,后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卢植去世,一生淡泊名利,去世时也仅着一件单衣。其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配享孔子 ,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 。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皆为卢植门下弟子。范阳卢氏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家族。概述图片来源: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元初诗文家。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初名刘侃,出家为僧时法名子聪。祖籍瑞州(辽宁秦皇岛东),后迁居邢州(河北邢台)。刘秉忠8岁入学,13岁在帅府作质子,17岁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他因海云禅师被召入见,成为忽必烈的主要谋士,被称之为“聪书记”。忽必烈继位,至元元年(1264)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至元八年,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议蒙古建国号为大元,并以中都为大都(北京)。至元十一年秋八月,无疾端坐,卒于上都。刘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死后还葬于大都,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刘秉忠无子,过继其弟之子为后。弟刘秉恕,字长卿,同仕于世祖朝。刘秉忠有《藏春集》6卷、《刘文贞公全集》32卷,今均存。《元诗选》初集据《藏春集》选入刘秉忠诗56首。刘秉忠是元初曲家,《录鬼簿》列其名于“前辈名公”节。散曲作品今存小令12首。其[南吕·干荷叶]是代表作,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摇风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与其诗风格相类。清人辑有刘秉忠词集《藏春乐府》。(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1991-10)
鄂尔泰(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初充侍卫。康熙五十五年(1716)官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任江苏布政使。三年晋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次年建议实行改土归流,令土司自动献土,辅之以用兵,并请调整西南行政区划,以统一事权。旋升云贵总督,亲临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改流。六年擢云贵、广西总督。十年内召为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授一等伯。时值用兵准噶尔,命出巡陕甘,经略军务。高宗继位,为总理事务大臣,授伯爵,赐号襄勤。后因与大学士张廷玉各结朋党,屡遭高宗斥责。乾隆十年(1745)以病解职,旋卒。著有《西林遗稿》。(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钱谷,[明](一五○八至?)一作(一五○八至一五七二)字叔宝,自号悬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孤贫,失学,迨壮始知读书。
孛罗(Bolod,蒙古语意为钢,?-1313年),蒙古朵鲁班氏,人称孛罗丞相,元朝大臣。他曾出使伊儿汗国,帮助拉施特编辑《史集》。
吴中(1373-1442),东昌府武城县人,字思正,明代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工部尚书,曾任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官至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