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汉代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听说他精于鼓琴,奏请天子令陈留太守督促入京,蔡邕行至偃师,称疾而归。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曾做司徒桥玄的属官,深受桥玄敬重。后出任河平长(县令),复召拜郎中,校书东观,又擢升为议郎。熹平四年(175)曾与杨赐等上书请求正定《六经》文字,获准后,蔡邕自写经文,刻石碑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碑立后,观瞻及摹写者络绎不绝。光和元年(178),借天灾事上书汉灵帝,批评时政,弹劾宦官,被捕下狱,并流放到北方五原安阳县。遇赦后不敢还乡,流亡于今江浙一带达12年之久。汉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历任祭酒、侍御史等,又升为尚书。后调任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初平元年(190)授为左中郎将,跟随汉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蔡邕闻讯叹息,王允认为他“怀其私遇,以忘大节”,因而被捕死于狱中。 蔡邕博学多识,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擅长辞章,尤以熟谙汉朝掌故为时人所称道。生前曾著《汉史》未成。其文以音节谐协,字句典雅,多用偶句见长,在汉末颇有地位,是散文风格由西汉以来的朴实厚重到魏晋时期的典雅清丽这个转变中的代表作家。但文章内容较为平淡,缺乏锋芒。其中以碑志为多,《郭泰碑》较有名,其余则多为谀墓文字。 蔡邕的赋以《述行赋》最为有名。赋中极写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和人民的贫穷困苦,对比鲜明,沉痛哀切,于叙事纪游之中表现出对当时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在历来用于歌功颂德的汉赋中,实属难得。此外,蔡邕书法精妙,尤工隶书,影响甚大。又精晓医理,擅长作画。《太平御览》卷751引《历代名画记》,称蔡邕为东汉四大画家之一。《隋书·经籍志》有《蔡邕集》12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见于《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 1991-10)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   —1524年4月14日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名臣、文学家。   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   ,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   。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 (来源:百度百科)
张相(1877~1945),原名廷相,字献之,浙江杭州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他是晚清著名词人谭复堂的学生,天份很高,骈文诗词都好,有“钱塘才子”之称,是个学者型人物。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汇辑唐宋以来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详引例证,考释辞文与用法,兼谈流变与演化,该书从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至2008年11月第四版,第二十次印刷,一直畅销不衰,已累计印刷了近十九万部。2009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印了横排合订精装本,并增附四角号码索引。(来源:百度百科)
明(1438 - ?)本姓徐,名端本,字廷直。十七岁方能言,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因号痴翁,又称痴仙,又号痴痴道人,金陵(今南京)人。善画,似方人义,长于云山图,潇洒不群。其山水树石,纵笔挥写,不拘家数。兼善人物、花木、竹石,亦有奇趣。尝访沈周于吴门,沈他出,堂中有素绢,泼墨成山水巨幅,不通名姓而出。沈曰:必金陵史痴也。要之归,留三月而别。正德元年(一五o六)作人物山水册,时年六十九。卒年八十外。《江宁志》、《画史会要》、《金陵琐事》、《无声诗史》、《明画录》、《图绘宝鉴续纂》(来源:百度百科)
明代诗文作家。初名继鲁,字司直。宛平(今属北京)人。他好古,崇祯五年(1632)编纂《天下金石志》。崇祯七年,游金陵,谋辑《南京景物略》,未果。崇祯八年,与刘侗合著《帝京景物略》8卷成。崇祯九年,与刘侗、谭元春、万寿祺等集淮安张致中的符山堂,不久死在金陵客舍。他还著有诗集《朴草》。诗学竟陵,清韵铿然,如《从戒坛至凌碧峰下》:“一峰耸奇秀,数里引人行。石碎不受履,下步声铿铿。路愈境屡换,苍翠难定名。深洞限秋阳,峭壁挂飞甍。寂不闻众响,万壑自成声。岩下坐老衲,古澹含山情。归去失前径,处处暮云生。”其诗多幽深孤峭的意境,如《雨宿潭柘》:“山空不易眠,忽听千峰雨。汹涌欲崩屋,与山相吞吐。百千万亿声,奇诡不可数。深虑阻游屐,起坐窥宇。凌晨急启扉,雨细不湿土。乃省夜来声,风叶交相怜。”他是一位善学竟陵的诗人,他与刘侗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也体现着竟陵派的文风。(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字公谨,号草窗,祖籍济南,宋南渡后移籍吴兴。宋亡前曾官义乌县令。入元不仕。曾与杨缵等名流结西湖吟社,又曾参与《乐府补题》之吟咏。著述甚多,词集有《蘋洲渔笛谱》2卷、《草窗词》2卷,野史笔记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若干种,诗集有《草窗韵语》、《弁阳诗集》。又选宋词为《绝妙好词》;今传本凡7卷,录词人132家,词390首,去取谨严,宋人张炎在《词源》中称赞其所选“精粹”;清人朱彝尊亦谓此“选本虽未全醇,然中多俊语。”此词选对清代词坛影响较大。(来源: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1990-0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长为委吏、乘田。又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任鲁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返鲁致力教育及文化整理。相传弟子有三千,贤者七十余。《诗》、《书》、《礼》、《乐》、《春秋》等典籍皆经其整理编订。由于精熟前代文化遗产,并致力于传授后学,曾发表了许多相关见解,多见于《论语》中。其中颇有与文艺密切相关者。重视文或文艺,并将之作为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是其文艺思想的基本起点,故将文行忠信列为“四教”(《述而》),并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但其重视的基点还在德行修养,故又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认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辞,达而已矣”(《卫灵公》),但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推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还重视诗的作用,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又从形式到内容对之作了进一步规范,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平正之美。又要求善于修饰文辞,然不偏废文质而尤尚德行,强调美善兼具与无邪归正。所传《论语》,记载其生前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此外,《左传》、《孟子》、《荀子》等书亦载有孔子学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所创儒家学派自汉代以来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故其有关文艺观点也对后世文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生平事迹见《史记》卷四七,魏晋间出现的《孔子家语》和《孔丛子》中有关孔子的言行,事迹,虽出于传闻,亦可资参考。(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字敩虞,一字穆堂。青浦(今属上海)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累官监察御史。丁忧归,不复出,以诗文词曲自娱。与小说家杜纲友善,尝为杜纲所作之《南史演义》、《北史演义》、《娱目醒心编》作序。著有《穆堂词曲》、《自怡轩诗草》、《自怡轩词》、《南北宋填词谱》、《五经揭要》、《杜诗注释》,并曾参与增订朱彝尊旧著《日下旧闻》为《日下旧闻考》。所作散曲集名《自怡轩乐府》。许宗彦《鉴止水斋集》有其墓志铭。(来源:中国曲学大辞典, 1997-12)
李时勉(1374年—1450年),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江西吉安安福人,明代官员、学者。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六朝。  (来源:百度百科)
金代诗人。字致美,自号游仙野人。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性警敏,倜傥尚气。皇统六年(1146)登经义进士第,调岳阳丞。再转辽阳府推官。后召为翰林直学士,高文大册,号称独步。不久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御史中丞。明昌初年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官至昭毅军节度使。承安二年(1197)卒,谥文简。李晏为官,性情果敢,体恤民情,并能为民请命。他曾为免除闾山寺300户2税户的事,与当朝宰相诘难,终于使之获免;也曾在泽潞大旱时,擅发仓粟3万石救济饥民。李晏作诗不乏佳作,如《高丽平州中和馆后草亭》:“藤花满地香仍地,松影拂云寒不收。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景致如画,别有意境。李晏之父名李森,字彦实,亦工于诗。李晏的儿子李仲略,字简之,号丹源钓徒,有集传于世,今未见传本。李晏今未见有诗文集传世,《中州集》卷2今存其诗7首,《全金诗》卷24(《四库全书》本)据《中州集》收有其诗7首,另补5首;《全金元词》存其词4首。(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