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先谦(1842年—1917年),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清末民初教育家、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湖南长沙人。 [1] 王先谦于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九年(1870年)后,多次担任地方乡试正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光绪六年(1880年),升任国子监祭酒。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外放授江苏学政,任满后请假回籍,专心讲学。先后任城南书院(1891—1893年)、岳麓书院(1894—1903年)山长。戊戌变法期间,为保守派领军人物。清末新政期间,担任过湖南师范馆馆长、学务公所议长、湖南铁路局名誉总理、湖南省咨议局会办等职。辛亥革命后,对时事不满,闭门著书。民国六年(1917年),逝世于长沙,享年七十六岁。 [2] 王先谦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史、子、集各传统学术取得丰硕成果。他治学重考据、校勘。编有《皇清经解续编》《十朝东华录》《续古文辞类纂》等。著有《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疏》等。诗文集有《虚受堂诗文集》。
王来任,字宏宇,奉天人,汉军正黄旗,天聪八年(1634)举人(误,天聪八年举人实为王来用,非王来任)。康熙四年以副都御史巡抚广东。
王以衔(1761~1823)字署冰,一字凤丹,号勿庵。浙江归安(今湖州市)菱湖镇人。王氏“始迁祖”王宗祥明末从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迁居浙江 [1] 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曾三次参与顺天乡试组织工作,一典江西省试,一督江苏学政,以文章取士,深得学子敬爱和嘉庆皇帝器重。《清碑传合集》有传。
盐城人。明末贡生,他精通经史,博学多才。1644年,明崇祯皇帝自缢,清兵入关,著名抗清爱国将领史可法督师扬州,抵抗清军,设招贤馆,广收人才,王之桢前去,积极辅佐史可法,献了著名的抗清十策,深得史的赏识,在幕中掌握机密文书。当清军包围扬州、劝史可法归降时,王之桢挺身而出,以史的名义回答清军头领多尔衮,申明大义,严词拒降。这封《答多尔衮书》十分著名,一直为后代传颂。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1]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熊鼎(?-1375年),字伯颜,临川人。元末明初明廷忠臣。早期中为举人,组织乡里人抵挡乱兵,拒绝加入陈友谅而应朱元璋之召。朱元璋建立政权后,负责建立朝廷礼仪,后又参与编撰《起居注》。 洪武八年(1375年)被降将朵儿只班所杀,敕葬黄羊川。
潘恩(1496-1582),字子仁,号湛川,又号笠江,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祁州知州,调钧州,累迁山东按察副使,坐试录忤旨,下狱谪官。数迁为浙江左参政。御倭有功,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制止徽、伊两王不法行为。三十九年(1550)进刑部尚书,次年(1551)改左都御史,四十一年(1562)致仕归。
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明朝中期大臣。 [1] 成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孝宗嗣位,首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明日,宣至左顺门。中官森列,令跪。鼐曰:“令鼐跪者,旨耶,抑太监意耶?”曰:“有旨。”鼐始跪。 [2] 及宣旨,言疏已留中。鼐大言:“臣所言国家大事,奈何留中?”已而安斥,鼐亦出畿辅印马,驰疏言:“陛下视朝之余,宜御便殿,择侍臣端方谨厚若刘健、谢迁、程敏政、吴宽者,日与讲学论道,以为出治之本。至如内阁尹直、尚书李裕、都御史刘敷、侍郎黄景,奸邪无耻,或夤缘中官进用,或依附佞幸行私。不早驱斥,必累圣明。司礼中官李荣、萧敬曩为言官劾罢,寻夤缘复入。遂摭言官过,贬窜殆尽,致士气委靡。宜亟正典刑,勿为姑息。诸传奉得官者,请悉编置瘴乡,示天下戒。且召致仕尚书王恕、王竑,都御史彭韶,佥事章懋等,而还建言得罪诸臣,以厉风节。”报闻。 [3] 弘治元年正月,鼐又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郎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因言:“少傅刘吉,与万安、尹直奸贪等耳。安、直斥,而吉独进官,不以为耻。请大申黜陟,明示劝惩。”又劾李荣、萧敬,而荐谪降进士李文祥为台谏。尚书王恕以盛暑请辍经筵,鼐极言不可,语侵恕。当是时,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新进者争,欲以功名自见。封章旁午,颇伤激讦,鼐意气尤锐。其所抨击,间及海内人望,以故大臣多畏之,而吉尤不能堪。使人啖御史魏璋曰:“君能去鼐,行佥院事矣。”璋欣然,日夜伺鼐短。未几,而吉人之狱起。
汤克宽(?~1576)明中期抗倭将领。南直隶邳州(今江苏睢宁)人。嘉靖中,世荫官都指挥佥事。后充浙江参将,击败入扰温州之倭寇。嘉清三十二年(1553年)于海盐被围,据守,倭退。复追倭寇于独山,斩千余人,余皆东逃。后为副总兵,驻金山卫,提督海防诸军,因倭扰嘉定、上海,被劾,夺官从军。都御史王忬荐为浙西参将。复失利为白衣。三十四年,从总督张经大败倭寇于王江泾,斩杀2000余人。又被劾论死,久之赦免。四十三年,从俞大猷大破海倭于广东海丰, 为惠、潮参将,擢狼山副总兵。屡败倭,晋署都督佥事,为广东总兵官。万历四年(1576年),鞑靼进犯古北口,率军追击,遇伏战死。
清雍正十一年(1733),以西安粮监道管军需库务驻肃州,乾隆元年(1736)改授延绥道。他博学多识,以史地学者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