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明朝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任右副都御史。官至刑部尚书,洪总督川、陜、湖广、河南四省军务,与四川巡抚林俊,镇压农民军。正德元年(1506年),洪钟召督漕运兼巡抚江北。七年(1512年),告老还乡。嘉靖二年(1523年)洪钟在家中逝世,嘉靖帝三次派使者谕祭,赐葬于钱塘西溪之东穆坞。墓碑王守仁撰写,吏部尚书董圮篆额。王守仁还撰有《祭洪襄惠公文》。有子洪澄、洪涛。(来源:百度百科)
彭泽(1459-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今汨罗高家坊藤树屋人。出生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体貌轩昂,笃志力学。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工部主事、刑事郎中,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两度“削职为民”。
李裕(1426-1513),字资德,号古澹,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唐朝崇贤馆直学士李善后代,明朝中期大臣。 景泰五年举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天顺年间,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历任山东按察使,调陕西布政使。后入朝担任顺天府尹,授右都御史,累官至工部尚书。正德八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光禄大夫。
张忠,开封人。初隶龙骑备征,选为教骏。有军校恣掊敛,忠欧杀之,坐配鼎州。既遁去为盗,复招出。隶龙猛军,以材武补三班借职、陕西总管司指使。数攻破堡砦,杀剧贼张海、郭邈山。从平恩州,功第一。累迁如京使、资州刺史,历真定府、定州、高阳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
雷礼(1505年-1581年),字必进,号古和,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来源:百度百科)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30日),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自小勤奋好学。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之后历官左佥都御史、直隶屯田事、大理寺左寺丞。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因对抗权宦魏忠贤而下狱。七月二十六日(8月30日)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南明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出任屯田监察御史期间,在天津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 还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间范围内的京东、畿辅的水利屯田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后人辑有《左忠毅公集》。
明建州右卫著名首领。又名科勺。女真族。喜塔拉氏。多贝勒子。曾就学抚顺,兼通女真、汉族语言、文字。嘉靖间(1522—1566),史称建州右卫都指挥使(《明实录》不载),自称都督,俗称阿谷都督,又常自命为“马法”(或作“玛法”,满语,意为“长老”)。为人“黠慧剽悍”,有才辨。为报杀父之仇,屡犯明边。嘉靖三十六年(1557),窥抚顺城,杀守备彭文珠,岁掠东州、惠安诸堡“无虚月”。四十一年(1562),诱杀明副总兵黑春于媳妇山,犯辽阳,劫孤山,略抚顺。先后杀指挥王国柱等数十人。隆庆(1567—1572)末,至开原索取投归明之建州女真人哈哈纳等,不获。遂纵兵千余骑犯清河,扰关市。受挫后,约诸部掠边塞。辽东巡抚张学颜示以恩威,守备裴承祖“相与椎牛以盟”,始交换俘虏,恢复贡市。万历二年(1574),部下来力红追捕投明女真人奈儿秃等,不获。诱杀守备裴承祖及把总刘承奕等。明廷罢市。结土默特、泰宁等部蒙古大举进犯辽、沈。为明总兵李成梁所败。三年,复欲犯边,遭明副总兵曹簠追捕,脱走。欲逃往土蛮,假道海西女真王台境,被王台父子俘获。献送京师,磔斩于午门。(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   。明朝中期名臣。 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十九任,也是首任河道总督。正德三年(1508年)去世,年九十三。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号“端毅”。 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实现“弘治中兴”,史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传世。(来源:百度百科)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刘定之登进士第。历官翰林编修、太子洗马等。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次年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屡次谏言时政。钱皇后去世后,刘定之与同僚彭时、商辂等据理力争,最终使其得以袝葬裕陵。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刘定之为人耿直刚正,却谦恭勤勉,尤以文学之名享誉一时。他文思敏捷,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刘文安公文集》《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刘文安公奏疏》。(来源:百度百科)
张瑄(1417—1494),字廷玺,别号古愚,晚号安拙翁,再号观庵,江浦(今南京浦口)人。曾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吉安知府、广东右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巡抚河南、南京刑部左侍郎、南京刑部尚书等职。弘治七年(1494年),张瑄病卒,享年七十八岁。史载张瑄材优干济、能力出众,又才思敏捷,雅好赋诗作文,著有《香泉稿》、《粉署余闲稿》、《观庵集》、《凝清集》、《闽汴纪巡录》、《南征录》等书稿。在公务之余,张瑄还校刊了多部书籍,为后世所美。(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