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雷琼道成泰慎、游击詹伯豸等扰害黎族百姓,勒索花梨、沉香等物,致使黎族王镇邦等攻犯宝停等营,被逼起事。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初二日,广东广西总督石琳、提督殷化行分别向康熙帝疏报此事,康熙帝颁发谕旨,命礼部侍郎凯音布、内阁学士邵穆布前往察审。十九日,刑科给事中汤右曾以琼州官员婪索起衅,疏劾总督石琳、巡抚肖永藻、提督殷化行,平时毫无察觉,事件发生一年后始行题报,是徇庇容奸,希图欺隐。康熙四十年八月十七日,石琳、肖永藻各降二级,殷化行降一级,原任琼州总兵官、现任汉军副都统康兴尧革职。
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月,苏州踹匠罢工示威。这次斗争的起因,是由于短头(踹布业主)克扣工钱。结果,踹匠首领之令一出,千百踹匠随从,成群结队,抄打竟无虚日,以致包头吓得躲了起来,各什么地方也束手无策,没有人敢动工开踹,变乱形势,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厉害。商民受困,将近一年。苏州是棉织业和丝织业的中心,在织布的染色工序上,需要众多的匠人,脚踹巨石,将染色布匹整压光结。踹匠多为精壮的青年工人,生活贫困,但他们相互团结,富于斗争性。在此之前,从康熙朝初年开始,苏州踹匠就多次发动反抗斗争。有一年,踹匠领袖窦桂甫因年荒米贵,发传单约会踹匠停工,要求增加工银。布商呈请官府弹压,窦桂甫被决杖驱逐。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罗贵、张尔惠等领导踹匠,要求增加工资,捣毁官府告示,聚众殴抢货物。清政府出面干预后,许多踹匠被枷责,罗贵等十六人逃生。结案后,七十六家布商将官府命令刻立石碑,踹布工价,仍定为每匹一分一厘。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罢工示威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踹匠的管理,防患于未然,规定:嗣后苏州踹匠,要听众长洲县、吴县典史协同城守营委员督率包头约束,平日申明条教所开,察其行藏,不许夜间行走生事,以及酗酒赌博。包头要负责盘查踹匠来历,设立循环簿。尽管官府管束很严,直到康熙朝末年,苏州踹匠的斗争仍很活跃。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初三日,清政府查明陕西官员贪污赈银一案,并对有关官员进行了处理。先是,陕西咸阳百姓张拱等叩阍,呈告康熙三十二年原任巡抚布喀等,以百姓缺乏种子不能耕种,应给银两购买,而官吏侵蚀并不发给。接着,布喀呈告川陕总督吴赫,于借百姓种子银中侵蚀四十余万两。康熙帝派遣刑部尚书傅塔腊、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前往查审,并将吴赫解任审讯。案发后至今已经两年,直至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三日,才查明当时种子银共计五十余万两,发给民间共三十九万余两,原同州同知蔺佳选、蒲城知县王宗旦、朝邑知县姚士塾、华州知州建中均侵扣用银与五十万两之数相符,布喀所告不属实。于是,清政府决定,将蔺佳选、王宗旦处斩监候,姚士塾、王建中已病故免议,侵扣银追还;吴赫于另案议罪革职,其他有关官员也分别给予处分。康熙帝对官员清廉问题十分重视,此后不久,他曾对大学士等人说:自古帝王用人行政,皆赖大臣荐举贤良。但是,大臣荐举有时也会有看不准之处,有的开始贤良而后又发生了变化。从今以后,朕只看居官操守是否清廉为主要根据,决定他的提拔与黜免。
康熙三十九(1700)二月,著名的“河西四将”之一孙思克病逝,年仅四十二岁。孙思克,辽东广宁卫(今辽宁北镇)人,隶汉军正白旗。他初为王府护卫,后授佐领、参领等职,又任甘肃总兵、凉州提督等官,在镇守河西地区中做出了贡献。他出任甘肃总兵官时,厄鲁特蒙古一些部落不顾地方官府劝阻,进至凉州(今武威)西南边的大草滩一带放牧,还扬言率大兵掠夺凉州一带。孙思克一面主动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联系,明罚定法以彰信用,讲修敦睦以市恩惠,开诚布公以结诚心,向灾恤患以修邻好;一面又安不忘危,整顿营伍,训练士卒,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使当地民族矛盾有所缓和,边防巩固,社会安宁。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期间,一次,孙思克率领七千绿旗兵和三千八旗兵分批从宁夏出发,沿黄河北上。在穿越大沙漠时,因水草奇缺,气候恶劣,人困马倒,行军缓慢。孙思克当即决定,他率领四千精兵先行,其余留在当地看护军粮。结果,全军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在追歼噶尔丹的作战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大军凯旋时,康熙帝特别派遣侍卫远道欢迎他,还赐御笔诗扇一把,诗中写道:“天讨恭行日,军威战捷时。列营张犄角,扼吭有偏师。立见究追尽,能承节制奇。鹰扬资远略,宿望在西陲。”康熙帝召见他时,命他坐在御榻右侧,又赐御书“雄镇秦关”绫匾,以表他镇守河西三十余年的功劳。
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视塞外,胤礽等皇子九人随行。元月初八日,康熙帝至西巴尔台,见兴安境内喀尔喀蒙古各旗非常贫困,命各借马匹。各台吉内,凡无马者给牝马十,有马者亦补足十匹,令其蓄养蕃息,八年后将原马归还牧场。六月,康熙帝在塞外巡视途中,喀尔喀、四子部落、阿霸垓部、苏尼特部、翁牛特部、奈曼部、扎鲁特部、鄂尔多斯部、吴喇特部、科尔沁部、蒿齐忒部、喀喇沁部等各和硕亲王、郡王、贝勒、公、台进等,分别来朝见,各赐袍挂、缎匹、银两等物。七月初二日,领侍卫内大臣、公费扬古随康熙帝巡视塞外,于途中病重,康熙帝命停留一日,亲往探视,赐御帐、鞍马、蟒缎以及银五千两,遣内大臣、侍卫等护送返京。初三日,康熙帝抵乌兰布通。七月,康熙帝巡视途中,各蒙古部落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分别前来朝见,各赐银物不等。八月初三日,康熙帝驻桂勒尔毕喇地方,盛京将军贝子苏努、宁古塔将军杨福、黑龙江将军沙纳海、索伦总管觉罗阿图等率属下官兵朝见。初十日,康熙帝至索岳尔济山,见山势崇隆,是名胜地区,谕令此山今后禁止行围。九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回至京城。在康熙帝巡视塞外期间,九月初一日,费扬古病逝,给予祭葬。谥号襄壮。十七日,和硕简亲王雅布于随同出巡途中逝世,康熙帝命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等护丧回京,赐银四千两,给予祭葬,谥号修。
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二十二日,清政府从御史张瑗疏言,将京城西山碧云寺后明太监魏忠贤墓及碑二座扑毁。魏忠贤,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万历时入宫。泰昌元年(1620)熹宗即位,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国政。天启五年(1625)兴大狱,杀东林党人杨涟等。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名目,从内阁六部到地方督抚,他都有私党,致使明朝政治更加腐败。崇祯帝即位后,他被黜职,安置凤阳,不久又命逮治,在途中畏罪自缢。
康熙四十一年(1702)夏,史学家万斯同逝世,终年六十五岁。万斯同,字季野,浙江鄞县人,从学黄宗羲,博通诸史。康熙十七年,荐博学鸿儒,推辞不就;康熙十八年徐元文监修明史,欲荐入史馆,又力辞不行。三十二年,王鸿绪任修明史总督,延请万斯同至家中,委以编纂整备。明史最后刊定,即以王鸿绪稿本为基础进行增删,而王鸿绪稿大半由万斯同撰写。万斯同精熟史书,淡于名利,奖掖后进,朝野上下均呼他为万先生。万斯同著有《历代史表》、《历代宰辅汇考》、《宋季忠义录》、《石园诗文集》。
康熙四十一年(1702)九月二十三日,湖广镇筸生员李半等叩阁,称镇筸苗民肆行杀掳,地方官不究于报。不久,给事中宋骏业疏劾湖广总督郭琇、巡抚金玺、提督林本直、总兵官雷如等;平时不能严饬属员加意抚辑,事发生后又不即时奏请剿抚,视民为儿戏,置封疆于度外,应予罢斥。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吏部左侍郎傅继祖、工部右侍郎甘国枢奉旨查明,苗民抢掠,地方官隐匿不报属实,将郭琇、林本直革职,金玺降四级调用,雷如革职留任。不久,湖广提督俞益谟、偏沆巡抚赵申乔题报苗民抢掠,地方不靖,康熙帝为筹一劳永逸计,九月二十四日,决定按广东瑶民例,派大军剿抚。命尚书席尔达同副都统图思海、徐九如率前锋兵四十名前往,调荆州八旗兵及广西、贵州、湖南三省绿旗兵赴湖南苗区。十月初六日,康熙帝谕示:如苗人归降,只诛倡乱肆虐首犯,否则歼其抗拒不服者,不得玉石不分,滥杀无辜。还应设法用计招抚,委婉从事,不能尽恃勇力。十二月,“戒苗条约”宣布,主要内容有:苗民杀内地一人,定要两苗抵命;枪内地二人,定要拿全家偿还。苗民不许制造军器,如果执刀枪行走,就属叛逆,拿获后一定诛杀。有抗粮抗当差者,也是叛逆,也是捉拿正法。苗区有木材、木耳、药材、漆树可以生利,苗民若不劫杀,可让汉民进来教学教做,也可让汉民进来从事买卖,以土产换盐布,此可两得其利,以安享无穷之利。条约中特别强调,大军撤回后,苗民要改过自新,各安生乐业。
康熙四十一年(1702)正月二十日,康熙帝颁发诏旨,重修国子监等,由和硕裕亲王福全负责。至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修缮完工。国子监位于京城安定门内成贤街,是清朝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辟雍,专为皇帝讲学而建。康熙帝就曾在这里讲学,解说孔学经义。辟雍深广各五丈三尺,四角攒尖重檐顶,上有鎏金宝珠,覆盖黄色琉璃瓦,四面辟门,环以周廊和水池,池周有汉白玉雕刻的护栏围护,池上架起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辟雍泮水。避雍北面正房七间,名彝伦堂,是国子监藏书处所。两侧各有厢房三十三间,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统称六堂,是分科讲授处,讲授内容以孝悌、礼义、忠信、谦耻为本,以六经诸史为业。国子监内有监生近千人。他们中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的是俄国、交趾、高丽(今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因此,国子监不仅是俊才荟萃之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场所。
康熙四十一年(1702),江西瑞金百姓彭兼六组织佃户、编造檄文,康熙四十二年,他又联合黄淑行兄弟四人创立秘密宗教,聚众烧香,日散夜聚,千百成群,据田抗租,揭露田主苛虐,宣传田主如夺田另佃,需每亩赔银一两为“退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