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春秋祠,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南大街4号,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春秋祠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戏台、曲桥等,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廷式建筑风格。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秋祠建立,系当时山西、陕西盐商集巨资拆除原关帝庙重建。2019年3月起,叙永县对春秋祠实行闭馆升级改造—对此前未对外开放的六角亭进行了排危和基础设施完善,对两侧长廊进行了防古修缮及装修装饰,将原有的文物进行分类归纳。2019年5月6日,春秋祠完成升级改造并对外开放。
2006年,春秋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9年2月16日,春秋祠被评为国家级AA级旅游景区。
承德溥仁寺,又称前寺,位于承德市街东的武烈河东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河北承德除了著名的避暑山庄,还有统称为“外八庙”的众多寺庙。而在几十座寺庙中,历史最早的当属溥仁寺。史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给60岁的康熙帝祝寿,蒙古王公奏请朝廷在避暑山庄附近建寺以为瞻礼和膜拜场所,得到康熙帝的恩准,始建溥仁、溥善二寺。其中,溥善寺今已不存。史载,当时蒙古王公们共筹措了白银20万两,用于建造溥仁寺,但康熙帝认为太过铺张,认为10万两足矣。最终,只用了10万两就建成了溥仁寺,余下的银两用于了溥善寺的建设。
位于北京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西倚宫墙,东与符望阁相望。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而建。
轩广三间,前出廊。覆歇山卷棚顶,绿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轩内隔为三室,南称得闲室,北为佛堂。室内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馆。
轩前东南侧横亘一道以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垣,北侧则以游廊东与符望阁相接,将玉粹轩前隔出自成一体的小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蹬道可达山顶。
镇岗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镇张家坟村域内。金代(12世纪)建造。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坐北朝南,底座呈八角形。金代建筑,是一座砖结构的实心花塔。坐北朝南,通高18米,周长24米。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长春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弟子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著名道教宫观。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崇庆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宋元丰二年(1079年)完备塑像,明清均有扩建和修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崇本书楼,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北隅卫辉古城内,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  1986年,被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历十九年(1591)冬动工修建
四门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千米处。塔身通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单层,正方形,四面各开辟一个拱门,故而俗称“四门塔”。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建成,已有1400多年历史。
四门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佛塔,为中国早期石质建筑之典范。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其造型简洁,有中国汉代建筑的道风。它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古代建筑建造特色都有着较高的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整个塔除塔刹部份略有装饰外,其它部份无明显的装饰,整个形体浑厚而朴实,古朴又简洁。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61年3月4日,四门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寺,位于县梁泉村,原名龙泉寺,创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金天会七年(1129年)重修过殿,并奉敕将原寺名改为龙岩寺。为金、明时期建筑。

在《清实录》中记载了乾隆皇帝在三年正月亲自到畅春园视察指导修缮工作,同时将太后居所分别定名“春晖堂”及“寿萱春永”。《日下旧闻考》载,两处均在畅春园中路,规模为:“二宫门五楹,中为春晖堂五楹,东西配殿各五楹。后为垂花门,内殿五楹,为寿萱春永。左右配殿五楹,东西耳殿各三楹。后照殿十五楹。”乾隆十二年,为皇太后夏凊避暑,修葺畅春园西路的凝春堂、蕊珠院和集凤轩。原本居住于圆明园长春仙馆的太后,正式移驻畅春园直至乾隆四十二年去世。在乾隆四十二年以前,畅春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管理,安全保卫工作也很到位。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乾隆)十年定,增设畅春园门汛为二十处,日以护军参领一人,副参领、署参领四人,护军、护军校二百人守卫。”

  乾隆六十年八月,《清实录》出现了“管理畅春园、三山事务”这样的官衔,首次将“三山”及畅春园并提,除圆明园外,畅春园地位与其他所有园林地位相当,交内务府管理。乾隆帝过世后,别提子孙是否继续用这所园子“奉养太后”,这座曾经的“御园之首”已不再如何珍贵稀有,反而是跟随一个没落的王朝被反复蹂躏洗劫。


十笏园(Shihuyuan Garden),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49号,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非常少,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故得名“十笏园”。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园内的主要建筑砚香楼,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书画家的真迹碑刻90余方,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 。
1988年,十笏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窑炉之一,景德镇窑系属于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
景德镇窑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年间。建国后发现瓷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窑、石虎湾窑、黄泥头窑最早,均为五代时期。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2020年2月,为向医务工作者表达感谢和敬意,大召寺自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门票政策。

清朝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的地方。又名南斋。位处皇宫乾清宫西南隅,原为康熙帝早年读书处。康熙十六年(1677),“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设南书房”(《清史稿·张英传》)。入值南书房的词臣有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等机构的官员,其中以翰林院官员为多。职掌撰写应制文字,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因之,南书房实际上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并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各官不再参预机务,专司文词书画之事。(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2006-02)
燕京八景之一,元代作 “蓟门飞雨”,明始改 “蓟门烟树”。《日下旧闻考》:“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门之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缥缈,游人行旅,往来其中,多有赋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明 ·蒋一癸 《长安客话》谓 “蓟门烟树”在德胜门外,今早成繁华市区矣。弘历《燕山八景诗》:“十里轻扬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来源: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 1997-01)
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辛酉政变后,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居于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