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广州爆发群众围攻外国商馆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外国官员、水手、商人等以征服者自居,在广州横行霸道,干尽坏事,中国民众对此极为愤慨,多次掀起抗暴自卫斗争。道光二十六年(1846)闰五月十五日,英国商人金顿无故殴打中国水果摊贩,激起民愤,广州民众纷纷奔赴现场,包围了外国商馆。傍晚,愤怒的群众高喊着“打洋鬼子”、“杀洋鬼子”的口号冲开了英国商馆的大门,将其院墙推倒,窗户砸烂。英国领事一面派人通知广州官府,一面命外国武装匪徒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三人,打伤六人。示威群众并未被侵略者的暴行吓倒,反而越聚越多。后清兵赶到,将示威群众强行驱散。两广总督耆英唯恐人们“散而复聚”,特命“文武委员,连日金带兵差,无分昼夜,常川驻扎”,为侵略者充分保镖。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群众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抗暴自卫大示威被中外反对派联合镇压。
道光二十六年(1846),江苏昭文(今常熟)县知县在收漕时任意加征,引起农民不满,在金德润率领下聚众暴动,冲入县城,砸了县吏朱正安家。五月,又因各乡地主加收地租,再次激出民变,愤怒的农民纷纷冲入土豪劣绅家中,先后捣毁了陆家市、娄家桥、归市、中市、吴市、东周市、何市等地地主四十余家。江苏巡抚李星沅闻讯,急忙调兵镇压。起义农民奋起反抗,终因官军势大,起义失败,金德润被官府杀害。
道光二十七年(1847),法国天主教主教罗类斯,利用清廷宣布弛禁天主教之机,在上海县徐家汇地区强买民地,修建教堂。当地中国民众闻知,极力反对,先后约有八十余人来到教堂工地,阻止修建。法籍主教赵方济、法国驻上海领事等联合向上海官府施加压力,迫使上海县知县发出布告,宣布徐家汇地方已售予法兰西罗主教建造教堂,现在购料集匠兴工。如有无赖棍徒,以及外来流丐,在该处阻挠工作,并盘据窃料者,许该地保扭获解县。将当地民众的反抗斗争镇压下去。徐家汇天主教堂建成后,成为法国殖民者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基地。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1847),洪秀全密友,拜上帝会创始人之一及实际领导人冯云山被捕。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自幼与洪秀全同学,早年应试不第,充村墪教师,道光二十三年与洪秀全一起创立拜上帝会。同年八月,冯云山只身进入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先后充当雇工、墪师,在当地烧炭工人、贫苦农民中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发展拜上帝会会众,培养出杨秀清、肖朝贵等一大批革命骨干。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紫荆山石人村地主王作新纠集地方团练逮捕了冯云山,在押解途中为拜上帝会会众所救。十二月十二日,王作新复亲率团练再次逮捕冯云山和卢六,以“阳为拜会,阴图谋叛”罪名关入桂平县城。洪秀全闻知,立即回广东设法营救。由于冯云山被捕,洪秀全离开,拜上帝会群龙无首,出现组织涣散现象。危急关头,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以天父代言人身份发号施令,挽救了拜上帝会;并发动会众捐钱营救冯云山。冯云山在狱中坚持斗争,向浔州府控告王作新“恃衿横嚼,架题寻害,请饬桂平县提讯雪冤”,又给桂平知县写诗三首,“呈求伸雪”,还创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后来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由于冯云山自己努力与广大会众的积极营救,道光二十八年九月,桂平县判定冯云山为无业游民,以递解原籍管制结案。在返粤途中,负责押解的两解差听冯云山讲了大量革命道理,中途将其释放并与之同上紫荆山加入了拜上帝会。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月二十八日,六名英国侵略者携带手枪等凶器,闯入广州城西黄竹岐村,与村民发生冲突,当场打死村民一人、重伤一人。村民无比愤慨,将六名英国强盗全部殴毙,弃尸河中。清两广总督耆英闻讯,急忙派兵前来镇压,先后逮捕村民十七人,以讨好英国侵略者。但侵略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英国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德庇时亲率兵舰来广州,要求耆英将参与抗英之村民不分主从,全部处斩,“并将黄竹岐及毗连之滘表,坑滘二村洗平,以昭儆戒。”按《大清律》,互殴致命人命,罪不至斩,何况村民抗暴自卫,实属无罪,但耆英不敢得罪英国殖民者,竟下令将捕押村民四人立斩、一人斩监候、一人绞监候、三人充军、六人杖一百徒三年。还向德庇时照会表功:“本大臣因与贵国和好,特为从严惩办。为英人伸冤,亦可谓不遗余国。”黄竹岐事件的发生,激起广州各界强烈义愤。上层士绅联合向德庇时发出公启,驳斥英方无理要求;社学知识分子态度更为强烈,他们四处散发《阖省社学同启》,痛斥耆英的卖国罪行:“哀哉!痛哉!中国之受辱,一至于斯也!耆英之误国残民,竟至此极也。”“其视我民为何国之民?自视已身为何国之臣?自有权奸以来,未有丧良心、无廉耻若耆英之极也!”并警告英国侵略者,如再到黄竹岐一带挑衅,社学将“传齐诸路壮勇,到十三行将鬼楼鬼种尽行诛戮烧毁,以相报复。”由于广大民众的团结斗争,英方终于未敢再到黄竹岐一带骚扰,耆英的卖国嘴脸也因此而暴露天下。
道光二十七年(1847)九月,湖南新宁农民在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领下聚众起义。雷再浩为新宁黄背峒人,瑶族,早年与李辉、陈名机及广西全州李世德、肖立山等一起加入反清秘密结社青莲教(属天地会系统),组织棒棒会,在湘、桂交界处进行反清斗争,影响甚大,当地汉、瑶群众踊跃加入。新宁起义后,雷再浩率义军至广西全州梅溪口和大埠头(今属资源),与李世德的起义军会合,攻占全州咸水口等地。附近汉、瑶各族农民及广西东北部平乐、恭城等县贫苦农民纷起响应,争相“拈香拜盟”,或攻打县城,配合起义军。起义军迅速扩大到数千人,转战于湘、桂边界都庞岭和越城岭一带山深林密处。十月,清廷调湖南、广西两省兵力联合进剿。起义军英勇抗击,重创官军,无奈双方力量悬殊,在全州西延败于广西提督马殿甲部,李世德牺牲,雷再浩率余部退至新宁。十月二十六日,新宁举人江忠源率领所属团练武装进袭农民军,雷再浩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道光二十六年(1847)十一月十八日,在香港马礼逊学校求学的容闳、黄胜、黄宽三名沉重,在校长布朗带领下赴美留学。次年二月二十七日到达纽约,进入麻省芒松学校学习。不久黄胜因健康原因返回香港,容闳与黄宽于道光二十九年毕业。黄宽赴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咸丰七年(1857)回国,历任广州惠爱医院医师,香港国家医院院长。他是中国第一个赴欧美学习西医之人。容闳于道光三十年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咸丰四年毕业。次年回国,任职于广州美国公使馆。咸丰十年曾到太平天国京城天京,向洪仁玕提出七条新政建议,未被采纳。同治二年(1863)参与筹建江南制造局。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1875),任留美学生监督,后任清朝驻美国副公使。光绪二十四年参加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六年在上海参加维新派唐才常发起的“张园会议”,任会长。维新运动失败后,容闳逐渐倾向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民国元年(1912)在美国去世。是中国第一个留美学者。
道光二十八年(1848),徐继畬编著《瀛环志略》刊行。徐继畬字健男,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道光二十三年曾在厦门向美国传教士雅裨理借摹世界地图册。道光二十六年,徐继畬任福建巡抚,开始择录中外有关世界地理方面的图书资料,编辑成书,取名《瀛环志略》。全书十卷,对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风土人情、史地沿革、社会变迁等详加论述,并附有地图。该书出版后曾风行一时,翻刻本极多,且传入日本,影响甚大,与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等同为中国近代史上较早介绍世界地理及各国概况的著作。
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月初三日,澳门葡萄牙官员亚马勒以清两广总督拒绝其请裁澳门海关,在广州设立领事馆的要求为借口,驱逐清朝澳门同知,封闭减少,劫掠财物,并停止交纳自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向明朝政府“借居”澳门以来按年向中国交纳的租税。七月初五日,清军士兵刺杀了亚马勒。事后,英国兵舰开到澳门,英、法、美三国驻华公使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公开支持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于是,葡萄牙遂于该年悍然出兵将中国领土澳门强行霸占。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林则徐在广东潮州途中病逝,终年六十七岁。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林则徐在广东防御严密,使英军入侵广东企图未能得逞。道光二十年九月,因受投降派诬害,被革职。道光二十一年赴浙江协助筹划海防。次年充军伊犁。在新疆,林则徐兴办水利,开辟屯田。且意识到沙俄殖民扩张威胁,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道光二十五年起复,先以三品顶戴署陕甘总督,次年授陕西巡抚,道光二十七年迁云贵总督。先后镇压过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起义。于云贵总督任内曾奏请准许招商集资,开采矿业。道光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回籍。道光三十年九月十三日,复诏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西会同郑祖琛、向荣等镇压天地会起义,十月初二日抱病启程。二十四日,诏夺郑祖琛职,命林则徐以钦差大臣暂署广西巡抚。而其已先于十九日在潮州普宁行馆病逝。当地民众闻林则徐卒,皆罢市,闾巷痛哭,通城缟素,以悼念这位敢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被屈含冤的一代哲人。遣著有《林文忠公政书》、《畿辅水利议》、《云左山房钞》、《云左山房诗钞》、《四洲志》、《林文忠公家书》、《信及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