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元代诗文家。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曾以契家子身份师从吴澄。元成宗大德初年,以大臣举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又任国子助教,升国子博士,在职以师道自任。元仁宗即位,除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延祐六年(1319)改翰林待制。以丁忧还江南。泰定初年授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曾与集贤侍读学士王结讲经于上都。拜翰林直学士,不久又兼任国子祭酒。元文宗即位,命虞集仍兼经筵。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书成,虞集以目疾请求解职归里,未获准许。元文宗崩,他称病辞还临川。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五月病故于家,享年77岁。谥文靖,追封仁寿郡公。虞集是元代中期最有影响的文臣之一,也是元代最负盛名的诗文家。他不但执笔撰写了大量的朝廷典册、公卿碑铭,还以奖掖后进,倡导古学深刻地影响了一代文风。他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代诗文四大家,但无论以创作成就与实际地位而言,他都比杨载、范梈、揭傒斯高出许多。他一生著述繁富,号称“平生为文万篇”(《元史》本传),但“稿存者十二三”。而这“十二三”的存稿,无论以数量还是质量而论,都是其他诗文家难于比肩的。他的诗文结集为《道园学古录》50卷、《道园类稿》50卷、《道园遗稿》6卷、《翰林珠玉》6卷、《虞伯生诗续编》3卷等多部专集,今均有传本。《元诗选》初集仅据《道园学古录》选入虞集诗383首。以上各种虞集诗文集,以《道园学古录》与《道园类稿》内容最丰富,两者所收互有出入,前者流传较广,较有代表性;后者编订较为精审。 虞集的文章以应制、应酬之作最为典范,数量也较多,与欧阳玄、马祖常等其他馆阁名士相比,他的文章比较讲究文辞,以博洽精微为特色。一般认为他的文风能体现出他作学问的特点,“蔼然庆历、乾(道)淳(熙)风烈”(《元史》本传)。有的学者曾把他对元代文坛的影响比之欧阳修之于宋代文坛。虞集的诗歌历来颇受诗选家、诗论家重视。他自称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这显然是以章法讲究、格律工稳自许。七律《挽文山丞相》是其代表作。如果全面论及虞集诗风,就可以看到他往往在深沉老练之余,体现出典雅、甚至相当清新的一面。《听雨》中的名句“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难言之隐。小诗《水仙神》不但广为传颂,而且被引入《聊斋志异》的名篇《王桂庵》。当然,虞集的诗也多为应酬之作,这就使得他的许多诗篇很难具有更多的诗意。虞集虽然不以词知名,但[风入松]中的“杏花春雨江南”却为他赢得了比较广泛的声誉。(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 1991-10)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号秋涧。 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祖上仕于金。王恽好学善属文,早年受知于元好问,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史天泽将兵攻宋,一见即待以宾礼。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左丞姚枢辟为详议官。王恽上书论时政,擢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春,转翰林修撰,不久又兼任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至元五年(1268)首拜监察御史,知无不言,不避权贵。至元十四年任翰林待制。至元十八年拜行台治书侍御史,未赴职。次年春,改山东诸道提刑按察副使,在任1年,以病还乡。至元二十六年授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有治绩。至元二十八年召至京师,次年春,见元世祖于柳林行宫,上万言书议时政,授翰林学士,元贞元年(1295),奉旨修世祖实录,集《圣训》6卷。 大德六年(1302)致仕,大德八年六月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王恽入仕以才干见称。尤好著述。有《秋涧集》100卷,包括《中堂事纪》、《乌台笔补》等及诗文、今存。《元诗选》初集选入王恽诗200余首。王恽是元初诗文大家,文章受到元好问影响,作诗笔力雄浑。顾嗣立说:“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元诗选》王恽小传)这是比较妥当的看法。《秋涧集》中的《承华事略》2卷、《玉堂嘉话》8卷,均有单行本。其词清人朱祖谋编入《彊村丛书》,题为《秋涧乐府》4卷。王恽还著有《相鉴》50卷,《汲郡志》15卷,今均不传。(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元朝皇帝。又译图帖穆尔、脱帖木儿。蒙古语尊称札牙笃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武宗※海山次子,明宗和世㻋弟。英宗至治元年(1321)出居海南。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奉诏还京,封怀王,食邑瑞州65000户。次年出居建康。致和元年(1328)迁江陵。以己为武宗子,未能继承帝位,甚怨。七月,泰定帝死,九月,权臣倒剌沙等立泰定帝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同月,他被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等迎归大都(今北京),称帝,改元天历,形成两帝并存局面。十月,以兵围攻上都,迫倒剌沙奉皇帝宝出降。次年正月,让位于兄和世㻋,是为明宗。四月被立为皇太子。八月,亲迎明宗于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县北),伺机与燕铁木儿合谋毒死明宗。复即位于上都。同年平息四川囊加台之乱,至顺二年(1331),讨平云南秃坚之乱。在位期间,兴文治,创建奎章阁学士院,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治;诏翰林国史院和奎章阁辑本朝典故,仿唐会要、宋会要,编修《经世大典》,至顺二年书成;尊儒崇佛,修葺曲阜孔庙,建颜回庙,加封孔子父母及诸弟子,从帝师受佛戒,作佛事。因耽于逸乐,委政于右丞相燕铁木儿,致使燕铁木儿恃权擅政,“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元史》卷138),吏治败坏;因滥加赏赐,广作佛事,泛增衙门,续增卫士鹰坊,所费浩繁,“帑藏空虚,生民凋瘵”(《元史》卷33),广西、云南、海南、岭北等地人民反抗持续不断;与明宗系的帝位之争持续不断,使明宗后八不沙被谗遇害,立已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以承帝位,远徙明宗子妥懽帖睦尔于高丽、广西静江。死后追谥圣明元孝皇帝,庙号文宗。顺帝至元六年(1340),以其谋为不轨,使明宗饮恨而死为由,诏除庙主。(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徐达(1332年-1385年),明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字天德。初务农。元至正十二年(1352)投郭子兴起义军。 次年,率二十四人从朱元璋取定远。渡江、下集庆(今江苏南京),皆为军锋,由镇抚升至枢密院同知、中书右丞。鄱阳湖大战,身先士卒,败陈友谅前锋,进左相国。二十七年统军征吴,破平江,擒张士诚,封信国公。复拜征虏大将军,同副将常遇春率步骑二十五万北伐。平山东,破潼关,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战山西、陕西。洪武三年(1370)授中书右丞相,改封魏国公。奉命镇守北平(今北京),徙民实边,大兴屯田。善抚军,严号令,士卒皆乐为用。长年在外征守,有“谋勇绝伦”之誉,为开国第一功臣,与太祖有布衣兄弟之称。病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明宗暴死,元文宗继位,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 ,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第二位皇帝(1295年-1307年在位),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阁。元成宗在位期间,停止对外战争,罢征日本、安南,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中统钞迅速贬值。曾发兵征讨八百媳妇(在今泰国北部),引起云南、贵州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人大臣,朝政日渐衰败。大德十一年(1307年)驾崩,后继无人,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争夺战的隐患。元成宗在位十三年,庙号成宗,谥号钦明广孝皇帝。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元初诗文家。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初名刘侃,出家为僧时法名子聪。祖籍瑞州(辽宁秦皇岛东),后迁居邢州(河北邢台)。刘秉忠8岁入学,13岁在帅府作质子,17岁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他因海云禅师被召入见,成为忽必烈的主要谋士,被称之为“聪书记”。忽必烈继位,至元元年(1264)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至元八年,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议蒙古建国号为大元,并以中都为大都(北京)。至元十一年秋八月,无疾端坐,卒于上都。刘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死后还葬于大都,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刘秉忠无子,过继其弟之子为后。弟刘秉恕,字长卿,同仕于世祖朝。刘秉忠有《藏春集》6卷、《刘文贞公全集》32卷,今均存。《元诗选》初集据《藏春集》选入刘秉忠诗56首。刘秉忠是元初曲家,《录鬼簿》列其名于“前辈名公”节。散曲作品今存小令12首。其[南吕·干荷叶]是代表作,如“干荷叶,色苍苍,老柄摇风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与其诗风格相类。清人辑有刘秉忠词集《藏春乐府》。(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1991-10)
孛罗(Bolod,蒙古语意为钢,?-1313年),蒙古朵鲁班氏,人称孛罗丞相,元朝大臣。他曾出使伊儿汗国,帮助拉施特编辑《史集》。
伯颜(1236年-1295年1月11日),一译巴延 ,蒙古八邻部人 。大蒙古国至元朝初年名臣。伯颜自少长于西域 ,以深略善断著称。至元初年,奉伊儿汗旭烈兀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十一年(1274年),统兵伐南宋,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寻进中书右丞相。至元十三年(1276年)陷临安,俘宋恭帝、谢太后等北还。南宋灭亡后,又出镇和林,屡次讨平昔里吉、乃颜及海都等宗王叛乱。忽必烈驾崩后,受顾命拥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拜太傅、录军国重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1295年1月),伯颜病逝,年五十九。累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王,谥号“忠武”。伯颜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还朝之后,口不言功,行囊仅有随身衣被。又善作诗文,是蒙古族中较早学习运用汉文创作的诗人,有诗词数首传世[3-4] 。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元朝第五位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 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继续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元英宗亲政后进行改革,并实施了一些新政,比如裁减冗官,监督官员不法行为,颁布新法律,采用“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十九日颁布了《大元通制》。史称“至治改革”。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国势大有起色,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等人弑杀,史称“南坡之变”。元英宗在位四年,享年二十一岁,庙号英宗,谥号睿圣文孝皇帝,蒙古语称号格坚皇帝。(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