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康熙二年(1663)举人,六年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内廷设南书房,奉命入直,得康熙器重。二十年,因葬父乞假归里,居4年召回京师,迁兵部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再调礼部尚书,兼官如前。后因祭文“未详审”被革尚书之职,仍掌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三十一年复官,相继任国史馆《国史》、《大清一统志》、《渊监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晚年归里,卒谥文端。世宗即位,赠太子太傅。乾隆初年,加赠太傅。著有《笃素堂诗集》、 《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 《易经衷论》、 《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行于世。(来源:安徽人物大辞典, 1992-11)
王念孙(1744年4月25日-1832年2月25日),字怀祖,自号石臞(《扬州画舫录·卷三·新城北录上》作“石渠” ),江苏高邮人,清代语言学家,与其子王引之并称“高邮二王”,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誉。王念孙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归纳《诗经》《楚辞》的声韵系统,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散馆后,任工部水司主事、给事中,专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写《导河议》上、下两篇。后历官陕西道、山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等。职中,以秉公持正著称。历10年完成《广雅疏证》上、下两册32卷。曾奉旨编纂《河源纪略》一书,还著有《读书杂志》82卷、《释大》1卷、《王石臞先生遗文》4卷等。(概述图片来源:《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代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清浙江义乌人,字鼎甫,号蓉生。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与诸友谈论时势,认为内忧在于民穷财尽,外患则以俄罗斯为甚。法国侵略越南时,奏请援越抗法,并献筹划海防之策。光绪十一年(1885)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上疏言海军用人不当,又劾内侍李莲英,降为主事。旋乞归。后应张之洞之聘,主讲肇庆端溪书院,继为广州广雅书院山长,认为多事之秋治经不如治史,故对舆地、经济之学专心研究。著有《无邪堂答问》、《奏疏》、《诗古文词杂著》、《京师坊巷考》、《汉书管见》、《佩弦斋文存》等。来源于《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卷》
刘承干(1881—1963年)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 刘承干幼年就读于当地的浔溪书院,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05年考中秀才,宣统年间因连续在各地灾赈中捐银三万多两,累获分部郎中、四品卿衔、四晶京堂。 自三十岁起,刘承干开始大批搜购古书,短短数年,便蔚然成为藏书大家。他还建了一座藏书楼,命名为“嘉业堂”。刘承干利用藏书资源的优势刊刻了大量古籍。1913—1930年,他聘请著名学者和名匠刻工,共刻书177种,共3015卷,数量之巨,为近代所罕见,其中不少是海内孤本。 刘承干刊刻的丛书主要有:《嘉业堂丛书》,共收书56种,这是刘氏最早刊刻的一部丛书,以其收书罕见、内容丰富著称于世,可谓民国私家刻书典范之一。《吴兴丛书》,收书64种,该丛书所收全部是吴兴先贤的遗著。《求恕斋丛书》30种,该丛书所收以清末民初文人学者的著述为主。《留余草堂丛书》10种,本丛书以理学著述为主。《嘉业堂金石丛书》5种。此外,刘氏还单行刊印了一些书,如《八珍室金石补正》130卷、《旧五代史》150卷、《影宋四史》、《章氏遗书》等。均用红梨木雕板,刻法精湛,字迹清晰,所用纸张绵薄坚韧。他还大量地刻了被清政府列为禁书的古籍,如明末文人遗著《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翁山门外》和《三垣笔记》等。 刘承干为刊刻好宋本前四史,特聘请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昌炽主持校勘工作,请当时以刻仿宋字体著名的刻工黄冈陶子麟进行影刊。1914—1928年,共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影刊宋本四史450卷144册。刘承干刻书态度严谨,凡刻印之书,事先必请专家鉴定推荐,然后由最权威的学者校正定稿,再请专家作跋,说明刊刻书籍的源流及其价值,才正式刻印。印成后,再校订。嘉业堂所刊之书,以精美典雅、书品考究著称于世。凡刻成的书,刘承干皆有题跋。所刻之书,有的捐赠图书馆或个人,也有的论价出售。 1930年以后,刘氏家道逐渐走向衰落,这个不图营利的私人刻书业便告自然终止。刘承干1911年携家定居上海,1963年病逝沪上,终年82岁。(来源:中国阅读大辞典, 2016-04)
张曾,1748年前后在世,清代诗人。字祖武。自号石帆山人或培风阁修羽先生六世孙。丹徒人。不求功名,唯喜作诗。当时,润州多诗人。作诗喜欢宗宋体,非苦生硬,即涉俚俗。而其兼采各体所长。沈德潜称其诗风格似鲍皋,造句似余京,因将其与鲍、余合称为“京口三诗人”。所作诗歌如《北固山醉歌》、《八公洞》、《丁卯桥》等情景交融。为人称诵。曾游京师,在大学士英廉家任文职三年,恃才傲物,酒酣骂座,以此终受困。著有《石帆山人集》。(来源:镇江人物辞典,1992-09)
王树枏(1851—1936)近代文学家兼学者。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河北新城人。少喜骈文,锲而不舍。吴汝纶为官河北冀州(今冀县),欲请其主讲信都书院,而黄子寿又欲倚树枏编纂《直隶通志》,争执不休。经李鸿章调解,令其一岁之中,兼修通志与主讲书院各半,方为解决。树枏于信都书院,吴汝纶索观其文,不以为然。树枏乃取《太史公书》等研习数月,操笔作文,以示汝纶,方得赞许。于是屏弃骈文,专学两汉及唐宋之文,古文大进。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以主事分户部,改官知县,选授四川青神,复改署资阳新津。后因事罢职,从戎于甘肃,入总督陶模幕府。三十二年(1906),出任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出任袁世凯政府参政院参政。既而清史馆开,被徐世昌所用,修纂畿辅文献。1936年卒。树枏“著书四十余种,凡百八十余卷。其释群经诸子,实事求是,一本之故训。其考舆地及纪泰西列国事,皆精碻而具史裁”(马其昶《〈陶庐文集〉序》。其为文,追步韩愈,兼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戛戛独造,不标户门,也不谬托师承。桐城派末代文人吴汝纶、张裕钊、马其昶等,对其文皆极赞赏。著有《文莫室诗集》8卷、《陶庐诗续集》11卷、《陶斋文集》13卷。另有《陶庐丛刻》数十种。(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孙奇逢(1585—1675)明清之际学者,思想家。字 启泰,一字钟元。直隶容城(今保定容城)人。万历举人。 清初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为三大儒。明亡后清室多次征 聘授官,坚辞不就,以节侠闻名。晚年隐居苏门(今河南 辉县境内)夏峰村,躬耕终老。学者称夏峰先生。对程、 朱、陆、王之学各道其长而不讳其短,他说:“周之无欲, 程之主敬,朱之穷理,陆之本心,王之良知,皆从浩博中 体认精微,所谓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无非说约之旨 耳”(《夏峰先生集》卷四,《重刻四书说约序》)。融诸儒 学说为一炉,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 用伦常为实际。鄙薄明末学术思想界的空疏浅陋之风, 尤其反对明儒对程朱学说妄加穿凿附会的解释,认为 学风和学理都应从明返于宋。著作有《理学宗传》、《四 书近旨》、《读易大指》、《书经近指》等。(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 1991-10)
方镛,字笙甫,黄冈人。优贡。有《笙甫诗钞》
崇彝(约1862—1930)清末民初蒙古族学者。字泉孙。蒙古正蓝旗人。自幼好学,博及经史,尤熟谙掌故。光绪朝,累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著有史学笔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清道光、咸丰以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北京掌故和风土人物,内容涉及广泛,是一部了解和研究清末民初北京历史和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尚著有《选学斋书画寓目笔记》,辑有《雅颂诗赓》等书。(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陈宗蕃(1879-1954),字莼衷,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自幼好学,十五岁时不幸失去双亲,在贫困中发愤攻读,学业优异。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年)考中举人,三十年(一九〇四年)考中进士,任刑部额外主事。后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政经济。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毕业回国后在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曾返福州任教,不久赴审计院任职。一九一七年秋,任国务院参事。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九年,先后任中华懋业银行北京行经理等职。一九三〇年,在卫生局任职。翌年,任银行公会秘书。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任北平市参议员。一九三八年后,主要从事讲学和研究工作。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文史馆工作。一九五四年病逝,享年七十五岁。主要著述有《燕都丛考》、《淑园文存》及《新北京赋》等。(来源:燕都丛考 北京出版社 2015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