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玄帝姬颛顼,又名乾荒,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之孙,姬姓。其父乃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地巫教流行,崇尚鬼神,迷信盛行,风气败坏,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人民也不安心于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下令禁绝巫教,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亲自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颛顼帝后裔,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汇芳书院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位于圆明园西北隅,紫碧山房之南,鸿慈永祜之东。
本景平面为眉月形(眉月轩),内有抒藻轩、涵远斋、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静明园十六景 其九 采香云径
中正殿,清宫佛堂名,为清朝宫廷藏传佛教活动的中心。位于紫禁城内西北隅建福宫花园南,主供无量寿佛。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宫大火,殃及该殿,仅存遗址。2012年12月4日中正殿遗址复建工程竣工。
静明园十六景 其二 芙蓉晴照
天一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中路御花园内,为钦安殿院落之南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院墙时所建。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
欢喜园墙外有一山峰,山腰处,凸出两块巨石,状如蟾蜍,乾隆命名为“蟾蜍峰”,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机构名。即饲养清代皇帝乘骑的御马一厩。设有厩长一员、厩副二名、厩丁二十名、草夫三十六名。其厩在上驷院署之旁。其院署旁又有皇子良马一厩、对子马一厩。凡管试御马之大臣、侍卫,均系特派,专管骑试,从而为皇帝挑选御马,并选收进贡马匹  。
洪福寺,又称洪庙,是上海市颇具有影响的佛教寺庙。原位于奉贤县洪庙镇里护塘(民间讹为钦公塘 )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地,百姓称颂“洪福齐天”而得名建造,香火一直很旺。
洪福寺,一九九五年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批准移址重建,按原建筑风格得以恢复,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
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中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唐朝诗人李白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这就是镜桥名称的来源。桥上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桥亭。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千佛塔建于南汉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分为七层,通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
为保护铁塔,1991年12月3日在铁塔上方新建一座千佛塔,整个佛塔用花岗石筑砌而成,塔高九层36米,八角形,宏伟壮观。
佛塔二至八层墙内镶嵌千尊汉白玉佛,九层供奉千尊鎏金铜佛,塔顶托起一座七层小石塔,形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的艺术特色。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夹山景区核心景点,距石门县城8公里,寺周围山水环绕,景色秀丽。唐代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大和尚获赐领众僧开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誉,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称。至明代,由于兵火连年,殿宇大多毁落,佛事衰退,仅有僧众60余名。到清顺治初年,有奉天玉大和尚驻锡于此,率众僧建寺,使禅关重启,规模远超唐、宋、元时期,扩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经殿、天王殿、韦驼庄、山门、涌花亭、洗墨池、玉玺井、放生池、塔林、紫石碑坊以及钟、鼓楼等,誉称为“楚南名刹”。
在颐和园长廊最西头的北侧,临近古石舫的地方,有一座典雅别致的小庭院,名为“石丈亭”,平面呈“门”字型。 
竹香馆上下两层,主楼三间,两侧耳楼各一间。耳楼两端又连斜廊,北通倦勤斋,南接玉粹轩。主楼为歇山卷棚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
竹香馆外侧遍堆石山,下层窗口掩映在山石缝隙之中,珠联璧合,犹如天造地设。竹香馆前建有弓形墙垣,正中开八方形洞门,两侧安琉璃漏窗,将竹香馆围成独立小院。院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雅。
寿安宫后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山,东西各有3开间小殿,名为福宜斋、萱寿堂
是钦定编纂书籍校勘装潢的地方
崇庆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宋元丰二年(1079年)完备塑像,明清均有扩建和修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英殿,是一组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现为故宫博物院的典籍馆和书画馆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