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位于香山公园静宜园内。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位于北京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西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座西面东,坐落于须弥座平台上,面阔3间,进深3间,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字形,三面出歇山式顶,中间为四角攒尖琉璃宝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下饰以苏式彩画。明间后设黑漆云龙屏门,挡住了亭后的高墙,有延伸花园西进之感。北侧有游廊接旭辉庭。

燕京八景之一。《日下旧闻考 ·形胜》:“金台有三处,并在易州,易水东南。去县三十里者曰大金台,今在大兴县境。去县东南十六里者曰西金台。昔燕昭王尊郭隗,筑宫而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金人慕其好贤之名,亦建此台,今在旧城内。后之游者,往往极目于斜阳古木之中,徘徊留恋,以寄其遐思,故曰金台夕照。”又: “黄金台……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清·弘历《金台夕照》: “九龙妙笔写 空濛 (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疑是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来源: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 1997-01)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北郊区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区20公里。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东临汾河。
大佛寺,创建于北齐,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复。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寺为两进院落。
临溪亭是慈宁宫花园内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原名临溪馆,十一年(1583年)五月更名临溪亭。
在今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金时引金山(即万寿山)下的水汇成金水池,亦称金海。元郭守敬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汇入,因万寿山曾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俗称西湖。清乾隆十五年(1750)弘历为庆祝其母六十寿辰,改瓮山为万寿山,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故事,改瓮山泊为昆明湖。清末慈禧为给自己庆寿,又大加修浚,遂成今日规模。面积三千余亩,约占颐和园四分之三。湖滨有石舫,湖中有长堤和十七孔桥等胜景。湖光山色,风景绮丽,为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双林寺在门头沟清水镇上清水村西北的山中。
双林寺,因寺旁靠清水河,辽代古刹名为"清水院",后改名双林寺,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历经金、元、明、清修缮。
双林寺,主要大型建筑已经毁于战火,现址仅存元、明时期小殿建筑各一座,3.5米见方,悬山调大脊,砖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在北京建筑史上有一席之地。
双林寺,山沟下还保存有一口古井,也已被保护起来。
春晖堂是三山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会馆目前唯一保存的建筑,为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堂前左右各立一尊石狮,煞是威严。“春晖堂”匾额格外夺目,由著名书法家沈觐寿题写。
金塔县,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位于东经97°58′~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 。金塔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大,日照充足,蒸发大。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塔县常住人口121766人 。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置会水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昔名王子庄,因北凉王长子沮渠牧犍曾在此地建立牧庄而得名。民国二年(1913年)以县城东南的“金塔寺”取名金塔县。  境内有石城石海、黑河环流、高峡平湖、大漠孤烟等自然景点。 金塔县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全国百强产棉县、 全国双拥模范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 
2020年,金塔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7亿元,同比增长9.4%,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较全市快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7.2%。在二产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18.2%,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6亿元,同比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7695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120元,同比增长7% 。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可能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
燕雀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北侧,又称前湖,历史上的燕雀湖颇负盛名,为金陵名胜。燕雀湖与玄武湖是南京古代的两大湖泊,两湖以钟山为界。玄武湖在钟山西,称后湖;燕雀湖在钟山南,称前湖。燕雀湖还被称为白荡湖,南朝萧梁时期,始称燕雀湖或太子湖。
燕雀湖古时面积极大,东临钟山脚下,南至明故宫午门一带,西抵解放路,北达后宰门一带,周长约三十里。以钟山为界。玄武湖在钟山北,称后湖;燕雀湖在钟山南,称前湖。
古时的燕雀湖湖边芦苇丛生,各种水鸟常栖息于此,湖水与钟山相映衬,一派生机勃勃的雄姿秀景。燕雀湖在元末明初发生巨大变化,明太祖朱元璋为在该地营建南京故宫敕令迁三山,填燕雀,燕雀湖大部分填塞。如今湖的面积不很大,但十分幽静。
四神祠是供奉四神的地方。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神祠由一座八角形亭子前出抱厦组成,周围出廊。
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东南麓的辉县市境内, 1992年由林业部批建并对外开放。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经营面积2591公顷,森林覆盖率95%。
传心殿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在文华殿东侧,是一组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整个院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占地2500平方米。院子前方无正门,而在东、西两墙的前半部各开一随墙式琉璃门,上覆黄色琉璃瓦。东墙较高,西墙与文华殿院墙相邻,墙体稍矮,故西门楼高于院墙,为整式琉璃门楼。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
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明朝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允礽之宫人于此居住。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所。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镂月开云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洲景区后湖东南角,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
雍正年间称“牡丹亭”,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当年曾一起在这里赏牡丹,因而这里被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乾隆九年(1744年)牡丹台改名"纪恩堂"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
养性门为宁寿宫区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三进宫殿的正门,门内各殿原是乾隆退位后的休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