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嘉庆十六年(1811)五月,御史韩鼎晋密奏,内城有开场聚赌事。嘉庆帝当即命军机大臣询问韩鼎晋,密奏中指的是什么人。于是,韩鼎晋又再奏一折,嘉庆帝才令步军统领禄康等密行查拿。结果,先后拿获赌局十六起,内有八起得到音讯后提前散局。显然,这其中或者有人泄露,或者有人探听到了韩鼎晋的条奏,秘密告诉了这些聚赌的人,他们才可能事先散局,逃避审查。对此,嘉庆帝非常恼怒,他对内阁大臣门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近日探听朝政之风甚烈,令人痛恶。这种人如不改过,决不轻恕。后经调查,内城聚赌的多是各位大臣的轿夫。明亮家的轿夫就多次开局聚赌,正要查拿他时,他闻讯逃匿,余众亦散,只有空棚。嘉庆帝命人做进一步调查,才知明亮轿夫得以先逃,实系明亮派人送信所致。而明亮却狡辩说,他对于御史参奏轿夫赌博事,是听朝房窗外有人传说的,具体是什么人的声音,没有能辨清。嘉庆帝认为明亮是陋态未除,很不老实,经军机大臣讨论后,六月,决定革去明亮太子少保衔,内大臣、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阅兵大臣,管理稽察坛庙事务、上书房总谙达、清字经馆总裁、紫禁城骑马、双眼花翎也全行革去,因军功所得伯爵,仍留三等襄勇伯。此外,稽查此案不力的福康,也革去内大臣、东阁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及步军统领职务。
嘉庆十七年(1812)六月二十八日,清政府订立《吉兰泰盐务章程》。吉兰泰盐池位于黄河上游,邻近宁夏。吉盐原定引地,太原、汾州等属六十四厅州县。自招商承办以来,折本亏课。原因主要是太原,汾州等地有本地土盐,以及鄂尔多斯等处蒙古盐,价廉易购,而吉盐道远价昂,因而无人售贩。于是,据钦差侍郎阮元等奏,清政府决定订立《吉兰泰盐务章程》,规定吉盐引额为八万七千五百道,照长芦例定为余引,从嘉庆十八年开始,咨部领引,交商行运。吉盐引地既归潞商承办,无需吉盐销贩,吉兰泰盐池还给阿拉善王玛哈巴拉,仍听该处民人自行捞运,以资生计。原额课银六万三千五百八十两,由河东商人按年完纳。吉盐既已停止,阿拉善王玛哈拉赏项,也随之停止。
嘉庆十七年(1812)四月初二日,清政府决定将京师闲散旗人迁往吉林。为此,嘉庆帝谕军机大臣等:八旗生齿日繁,京城各佐领下,户口日增、生计拮据,虽经添设养育兵额,而养赡仍未能周普。前日举行大阅典礼,各旗营队伍整齐,由此想到养先于教。为他们筹谋衣食不可不考虑周到。国家经费有一定数额,旧设甲兵额数,现在已不可能增加。各旗闲散人为额缺所限,不能领取份粮,致使其中年轻可造就的人材,有的在家中闲居荒废时日,还有的血气方刚,游荡滋事,非常可惜。因此想到,东三省原是国家发祥地,而吉林更是土壤肥沃,地广人稀。近来柳条边外采参山场,逐渐移远,其间空旷地方,不下千余里,都是肥沃的土地。内地流民,也有的到那里私自耕种。从前乾隆年间,高宗纯皇帝考虑到八旗人口众多,就曾分拨拉林地方,分给土地让他们耕种,这些旗人到现在仍然安居乐业。现在也应采取这种方法,将在京闲散旗人,陆续资送前往吉林,拨给他们土地,使他们或自行耕种,或招佣取租,这足以保证他们的生计。将来地利日兴,家计日裕,这些旗人可以在那里练习骑射,其中材艺优良的,也可选到京师当差。于是,赛冲阿、松宁等大臣,开始派员去吉林进行调查,看那里有多少闲置土地,可以供养多少旗户,需要盖多少草房,用多少耕牛和粮种,并把这一切用图画表现出来。不久,京师闲散旗人就陆续迁往吉林。
嘉庆十八年(1813),法式善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法式善本名运昌,字开文,又字梧门,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历任左庶子、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等官。乾隆帝弘历把他改名为法式善,是满语勤勉的意思。他的确也是一个的勤奋的学者,曾参与《皇朝文颖》、《全唐文》等书的编纂。法式善精于史学,对清朝典章制度尤为熟悉。他还擅长文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论诗主张“神韵说”,作诗学唐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诗风清峭峻刻,幽微宕往。主要著作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陶庐杂录》、《存素堂诗集》等。
嘉庆十八年(1813)十二月十二日清军攻陷滑县,天理教起义最后失败。李文成牺牲后,天理教起义军面临迅速瓦解的危险境地,滑县成了最后的一个据点。滑县城墙坚厚,外砖中沙,炮火难以攻破,所以清军围攻数十天,始终未能攻下。司寨之役后,清军集中兵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加强了进攻滑县的力量。十二月初十日,清军统帅那彦成下令各路清军同时对滑县五个城门发起攻击。清军暗挖地道,埋下炸药,把西南角的城垣崩裂了二十余丈。随后清军一拥而入,冲进南门,其他各门也连续被清军攻破。天理教起义军战士在城内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经过一昼夜的战斗,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十一日,天理教起义军依民房负隅抵抗,仍然控制着城内据点五六十处。清军无可奈何,便纵火焚烧民房,起义军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天理教起义军首领牛亮臣、徐安国劝李文成妻子张氏装扮成难民出城,但是,张氏毅然表示:与滑县城共存亡,不战锴不是英雄!随后,她挥刀巷战,击杀清军多名以后,自缢而死。清军攻下了滑县城,天理教起义军战士惨遭杀戮。大元帅宋元成阵亡,艮宫王王道隆、震宫王刘荣顺、巽官王冯相林、坎宫王尹振、乾宫王寿光德等首领全部壮烈牺牲。牛亮臣、徐安国被俘以后解送京师,磔死枭首。轰轰烈烈的天理教起义最终失败了。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林清领导天理教军,攻打京师紫禁城。林清,本籍浙江,久居直隶大兴县黄村,原为大兴巡检司书吏。嘉庆十一年五月,他加入荣华会,因为轻财好义,很为教民拥戴,掌管“坎卦”。林清传教活动遍及河北各地,重点是京畿附近。教徒中除农民、小市民、说唱卖艺者外,还有下级吏役和宫禁中的低级太监。嘉庆十八年八月河南浚县道口镇会议之后,林清即返回黄村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李文成起义提前发动后,由于清兵堵截拦阻,队伍没有能迅速北上,因此林清对滑县起义发生变化一无所知,仍按原来计划进行准备。九月十五日,林清联络的教徒二百余人,分成东、西两队,乔装打扮,潜伏在东华门外和西华门外,准备的兵器则混杂在酒肆中。将近中午,在太监接应下,两队相继夺门入宫。东队由陈爽居首,刘呈祥押后,太监刘得财、刘金引路,进入东华门;西队由陈文魁居首,刘永泰押后,太监高泰、高广福引路,进入西华门。太监王福禄、阎进喜居中接应。按原计划规定,进入紫禁城后,由陈爽指挥战斗,林清坐镇黄村,等候河南天理教军的到来。进入东华门的天理教军,很快被司阍官兵发现。官军急忙关闭城门,天理教军大部分被关在苍震门外,进入宫廷的仅十余人。这十八人经过激烈战斗,终因道路不熟,力量过于单薄,而被杀被俘。进入西华门的天理教军,先攻打尚衣监文颖馆,然后攻打隆宗门。由于时间耽搁,隆宗门关闭,有的进入内右门。宫廷内展开了一场浴血战斗,天理教军有的由门外诸廊房越墙进入内宫,有的被阻于隆宗门外,陷身虎穴,以寡敌众,全无畏惧。当时,皇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等正在上书房,闻变后戎装上阵,用鸟枪射击天理教军。不久,内务府大臣领兵进入神武门增援,火器营一千多官兵也进入宫内。进入皇宫的天理教军经过英勇搏斗,最后被残酷镇压。起义教徒有三十一人牺牲,四十一人被俘。紫禁城侍卫护军四十一名被打死,六十名被打伤。十九日,在黄村等候消息的林清被清军捕获,不久与其他起义的天理教徒一同被磔身死。刚刚木兰秋狩返回的嘉庆帝在烟郊行宫闻讯后,大惊失色,连忙颁布罪己诏,还作诗说: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京城爆发“癸酉之变”,震动全国。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在林清的领导下,以“奉天开道”为旗帜,于九月份发动起义。十五日,200名天理教徒发动京城之变,攻入紫禁城东华门、西华门,直插清廷皇宫重地,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力量悬殊,宣告失败。十七日林清被捕,清廷开始对大兴、通县一带的天理教众进行大肆搜捕,短短4年内就屠杀了700余人。为响应林清的京城起义,直、鲁、豫三省的天理教徒在华北十几个州县先后起事,声势浩大,震惊朝野。可惜因力量对比太悬殊,在短短半年内便宣告失败,起义首领们都被处死。因1813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癸酉之变”这场由天理教发起的较大型农民暴动震撼了华北大地。
嘉庆十八年(1813)十二月,万五领导木箱工人在陕西岐县起义。岐山县地处南山老林地区,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各处无地的破产农民,流寓失所,便纷纷来此开荒度日。于是,不少商人便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并设木厂、纸厂、炭厂,有的还开采铁矿,铸农具、铁锅等,谋取厚利。木商开设的木厂在当地称为“木箱”。木商用包谷雇用木工,砍伐树林,然后锯成木板运出山外。嘉庆十八年,南山秋雨绵绵,包谷欠收,粮价上涨,木商们以包谷雇夫役获利顿减,便纷纷停工,以致当地木工失业缺食,面临饿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岐山县三才峡木箱包头万五(万全忠),带领二百多木工到箱主处借粮。谁知箱主不但不借,还对他们横加辱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万五领导木工们愤怒地夺取了箱主们的粮食,起义就这样爆发了。万五领导起义的木工们南下郿县入山,在独流河、青龙寨、佛爷滩等地焚烧木箱,攻破地主的寨堡。在斗争过程中,很多穷苦的木工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起义军迅速扩及到五千余人。万五对起义军进行了组织整顿,队伍分成黄、青、红、绿、白五号,各号首领号元帅、下设先锋、总兵等。各号时分时合,相互呼应。万五起义后,清朝陕西巡抚朱勋立刻向京师告急,嘉庆帝命陕甘总督长龄率一千五百人星夜赶到起义发生地,还命那彦成限期剿灭天理教起义,然后移师会剿木工起义。不久,清政府又命杨遇春率步兵及吉林、黑龙江马队赶往陕西,还调任杨芳为陕西西安总兵,以加强对万五领导的箱工起义军的镇压。二十七日,箱工起义军在西江口平木山等处和清军展开了激战。起义军遭受到很大损失,江元帅、何元帅、大旗手等十数员将领战死,万五被逼退入太白山老林深山之中,嘉庆十九年正月十二日,清军会师老君岭,并在宽沟口设下埋伏。十三日清晨,万五率众不幸进入清军埋伏圈。清军发起突然袭击,箱工起义军缺乏准备,战死大半。万五受伤被俘后,壮烈牺牲。不久,起义军余众也被清军诈骗设伏歼灭。万五领导的箱工起义遂告失败。
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二十日,在司寨之役中,天理教军失败,李文成举火自焚身死。李文成起义后,一直以滑县为大本营,随着清军的不断进攻,起义军占据的地方逐渐丧失,滑县便暴露在清军面前。天理教军的另一首领刘国明为了救援李文成,亲自率八百义军,取道清军围困薄弱的北门苇塘区,夜入县城,救出李文成。他们集合起义军战士四千余人,西进太行山,攻下辉县山内的司寨。不料清军也尾追到司寨,并且把司寨团团包围起来。十一月二十日,清军开始了对司寨的进攻。司寨背山临河,沟深墙固,便于防守。清军多次进攻,都被天理教军击退,激烈的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寨前布满了清军士兵的尸体。下午,清军越濠而入,炸毁了寨墙的一角,冲入了寨内。天理教军退据民房,和清军展开巷战。战斗一直延续天黑,双方仍相持不下。于是,清军统杨芳便下令举火焚寨,边烧边攻。刹那间烟焰蔽空,天理教军战士处境艰危。最后,李文成,刘国明等被围困在一座碉楼中。杨芳亲自率众登楼,企图活捉李文成。就在这时,只见楼上闪出一将,自称刘国明,持刀跃出,击杀清军十余人,刘国明也英勇战死。杨芳又下令喊话,有活捉李文成来献的,受上赏;李文成若自动投降,其余人均免死。天理教军战士大义凛然,他们高呼“李文成在此,要杀即杀,绝不投降!”清兵层层围困,冲入碉楼。李文成等即举火自焚,数十人互相拥抱在一起而死,没有一人投降清军。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初七日,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在河南滑县起义。李文成,河南滑县谢家庄人,木工出身。嘉庆十六年,他在天理教内被拥戴为教首,掌管“震卦”。天理教又名荣华会,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徒众以八卦作为分股名目,在北方各地积极发展组织,所以又叫八卦教。嘉庆十八年八月,八卦教首领李文成等人在河南浚县道口镇聚会,商定于九月十五日,成北京、河南、山东等地同时起事,然后共同攻打北京城。会后,李文回到滑县,私买战马,蓄养士卒,铸造甲仗,颁发旗号,集中全力人事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他的战友牛亮臣在滑县大坯山东坡,专门组织教徒数百人铸造军器;他本人则在谢家庄大犒起义军,进行宣传鼓动。因为人多势众,机密泄露,被清政府侦察到。滑县知县一面密报巡抚请兵镇压,一面先发制人,在九月初五日,派衙役将李文成、牛亮臣等首领逮捕下狱。审讯时李文成闲口不言,足胫被夹断,两股被打烂;牛亮臣被杖数百,血流遍体。李文成、牛亮臣被捕,起义消息外泄,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另一首领宋元成认为,不如提前举事,直取滑县,事成后再攻取别的地方。这一意见被众人采纳。初七日,宋元成等聚集滑县教徒五千余人,个个头缠白布,身穿白衣,攻陷了滑县县城,杀死了知县强克捷和巡检刘斌,从监狱中救出李文成、牛亮臣等,起义提前爆发。随后,李文成在滑县衙署内设羽账,树大旗,上写“大明天顺李真主”七字,以牛亮臣为军师,宋元成为大元帅,又大封诸卦主为诸卦王,各首领为各宫伯、卦伯,各类先锋、总管。接着攻占了滑县附近的军事据点和屯粮要地道口镇,重兵围困北上要道浚县。几天之内,河南、山东天理教徒据浚县,破长垣,占定陶,克曹县,起义部众很快扩及到八万余人。嘉庆帝闻报后,立即命令直隶总督温承惠为钦差大臣,会同浙江巡抚高杞、山东巡同兴进攻天理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