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 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是月,分菊花、牡丹。凡花 木之窖藏者,开隙放风。清明之前,收藏貂鼠帽套风领、狐狸等皮衣。 食河豚,饮芦芽汤以解其热。各家煮过夏之酒。此时吃鲊,名曰“桃 花鲊”也。《酌中志》
二月二日,因荐韮之余,家各为荤素饼啖,以油烹而食之,曰“薰 虫儿”。十五日曰“花朝”,小青缀树,花信始传,市所卖花,出自窖 藏,已烂熳矣。《康熙大兴县志》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王鸿绪三伏叹:“长安三伏苦午热,日赤尘红气酷烈;闲曹谢客 不出门,汲水磁缸贮清冽。平头摇扇尚挥汗,一卷横看肱欲折;五侯 潭潭甲第深,湘帘梧槛留浓阴。水晶屏侧冰作岫,寒光四射锋嵚崟; 邻家苍蝇暗飞入,疑是白璧可遗迹。鼓翼而上冻欲僵,附炎得冷良何 益。君不见暑往秋来事如换,人生凉燠常参半,覆雨翻云垂古谚。”《横云山人集》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 成,味极美。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都会,具柬遍召同年寅好乡亲,假馆设席,延宾至,具货金,主 人受贺,演戏终日,谓之“请分子”。每分多至八金以上,少至一金以 下,每会可数百金,除费计赢若干,以为主人之得。(识小录) 都门竹枝词:“分子于今事更新,央人到处杂要宾,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见时尚门)(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春明交游之盛,实为行省所无,举凡穷乡僻壤,海角天涯,平素 不能相见者,一旦合并,而阁部院寺职守,判然不相猜忌,今日定文 字饮,明日践花月场,畸人高士,可以傲睨王侯;老师宿儒,可以倾 动朝野。筵陈丝竹,而未闻议其侈靡;会号车轮,而方且病其阔疏。 沽春买夏,欢聚友朋,送抱推襟,忘形尔汝,顾又非泛滥而鲜有区别
也。 长安为万人海,富者不能傲贫,贵者不能骄贱也。往往公宴之场, 有敞车羸马而来,延为上宾者矣;有鲜衣怒马而至,反居末座者矣。 而京朝官职事之暇,脱略衣冠,就酒家饮,月上忘归,酣嬉达旦,赏 花观剧,任其所之,礼法可以勿拘,猜忌于焉皆化,称雄大户,债帅 弥豪,顾曲广筵,愁魔顿却,此掌生之梦华琐簿所由作也,自出国门, 此乐岂可复得哉?(以上梦园丛说)(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顺治壬辰,禁良为娼,以丧乱后良家子被掠,转辗流落乐籍,故 世祖特有是命,其误于娼者许予价赎归,都下甚快之。(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孔尚任肩上舞行注:“燕儿靓妆,能在肩上舞”。(孔东塘集) 说白说 夏五月正阳门看做戏法,与说白说的喜怒哀乐之发,亵狎诡怪之状,皆有一般真恳气象,所以动人,以是益信不诚无物。(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口琴来,卖口琴来”,注云:“明卖口琴,暗卖骰子、纸牌、 骨牌,各种赌具”。(见元旦条)(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茅地经冬,烧去枝梗,至春取土中余根,白如玉者,捣汁煎之, 至甘,可为洗心糖。(幽燕纪异)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每年秋冬之季,有售此种。法以白水煮羊头,切成薄片, 以盐末洒肉上。又兼卖羊蹄筋、羊蹄、羊眼、羊脑之类,味鲜不腻。(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朝市丛载饭庄请客诗:“宴客开筵设饭庄,熏猪烧鸭各争尝,酒 阑人散无他事,带醉分寻傅粉郎”。(见时尚门) 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饷之,(若 知己朋友即可不拘)。届时,主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敬烟,陪座 周旋,客齐入座,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 右为四座,以下递推,主人与首座相对, 举杯邀饮,客起立,举杯致谢。就坐,且饮且餐,先冷荤,后热荤,继之以最贵之肴。谚云:“雁 窝鱼翅咸鸽蛋,小炒点心果满盘,鱼盘鸭池酱咸菜”。此等菜一上, 即吃饭终席矣。惟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筷劝食。当食时, 饮酒随量,宾主猜拳,或行酒令。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来源:《北京风俗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