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民风民俗
全部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杭世骏颂茶诗注云:“杭人竞于谷雨前采撷,递送京师,名「马 上鲜。」”(道古堂诗集)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凡得鼎甲省分,是日同乡京官,开会馆,设宴演戏,遍请以前各 科鼎甲,迎新状元,其榜眼探花亦如之。鼎甲传胪,用大红长条贴门, 与得试差同。(南宫旧事)(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唱窑调诗云:“爱唱淫词窑调歌,街头信口任开河,错听疑是 读家谱,或者出身履历多”。(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初立警部,奏收妓捐,于是,南妓日多,旧中城所巡陕西巷韩家 潭一带,尽属妓家,与胭脂百顺石头等名八大胡同。初妓家所在,朝 士必回车避之,恐遭疑谤,至是平康之车,十九皆朝士,相觅必所欢 妓室,罕待于宅中者。 娼寮定章,至夜十二钟,一律闭门,而冶游诸君,每终夜奔走花 丛,不知何术出入。 从前娼寮,偶触人怒,即辗转藉势封门,花界畏之,甚于狼虎。 自纳花捐后,不得复作强暴之行。丁酉戊戌间,南城娼寮颇卑劣,视韩家潭之伶馆,不如远甚,其 规制大抵一果席二金,又当十钱四缗,其次则不设宴,不歌曲,但可留宿,费当十钱二十缗耳,费既少,妓之程度亦甚卑下,仆御走卒, 得一金即可强邀一宿,群妓亦欣然就之,蜀南萧龙友谓黔卒里使,窟 穴其中,非虚言也。 道光以前,京师最重像姑,绝少妓寮,金鱼池等处,特舆隶溷集 之地耳。咸丰时,妓风大炽,胭脂石头等胡同,家悬纱灯,门揭红帖, 每过午,香车络绎,游客如云,呼酒送客之声,彻夜震耳,士大夫相 习成风,恬不知怪,身败名裂,且有因之褫官者。(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都门杂咏赊点心云:“麻花烧饼债难偿,钱数门旁画几行,但愿 连朝霖雨大,好求房主抹新墙”。买物而缓偿其值曰“赊”。赊早点,京师贫家往往有之,卖者辄 晨至,付物,而以粉笔记银数于其家之墙,以备遗忘,他日可向索也。丁修甫有诗咏之云:“环样油条盘样饼,日送清晨不嫌冷,无钱偿尔 聊暂赊,粉画墙阴自记省”。(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脐齐鲁燕赵之种蚕收茧讫,主蚕者簪通花银椀,谢祠庙,村野称 女及第。(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畿民家,羡慕内官富贵,私自阉割幼男,以求收用,亦有无籍 子弟,已婚而自阉者。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师渴处,得水便欢。安定门外五里,有满井,初春士女云集。予与吴友张度往观之,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满 之貌,泉突突起,如珠贯贯然,如蟹眼睁睁然,又如鱼沫吐吐然。藤 蓊草翳资其湿。游人自中贵外贵以下,巾者帽者,担者负者,席草而 坐者,引颈勾肩、履相错者,语言嘈杂。卖饮食者,邀诃“好火烧, 好酒,好大饭,好果子”。贵有贵供,贱有贱鬻。势者近,弱者远,霍 家奴驱逐态甚焰。有父子对酌,夫妇劝酬者;有高髻云鬟,觅鞋寻珥 者;又有醉詈泼怒,生事祸人,而厥天陪乞者。传闻昔年有妇即此坐 蓐,各老妪解襦以帷者,万目睽睽,一握为笑。而予所目击,则有软 不压驴,厥天扶掖而去者;又有脚子抽登复堕,仰天露丑者;更有喇 唬恣横,强取人衣物,或狎人妻女;又有从旁不平,斗殴血流,折伤 至死者,一国惑狂。予与张友买酌苇盖之下,看尽把戏乃还。《文饭小品》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卖日用什物的打瓢,“女丫、女丫、女丫、女丫(注音文字,见原 文)。;”卖铁壶的以铁柱打壶底,其声“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幽州岁不登,人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汉末英雄记)(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厨作绿豆粥,工而速办。(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虎骨烧,按能活血,舒筋,去风,老年人最宜,盖取烧酒用虎骨 煎之,为正阳门外乐家药铺专门之物。(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豆渣值廉盘中鹣鹣温凉意凭 择,得白注曰蒸球外黏担挑卖, 有凉热种,随意选买,以箸一双叉糕二,故有有比鹣之语。(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猪头肉云:“猪头不叫叫燻鱼,巧手切来片纸如。夹得火烧堪 大嚼,夕阳红柜走街衢”。注曰:“有卖猪头肉者,煮而燻之,兼有燻鱼,实非主品,而叫卖者,每于夕阳时,身负红柜,偏喊“燻鱼”而 不以猪头肉称,切时肉薄如纸,多夹其带卖之火烧(饼类)中食之”。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苏造肉云:苏造肥鲜饱老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 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注曰:苏造肉者,以长条之肥猪肉,酱汁 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沿马褂诗云褂大沿,襟男穿,袖迎 风时摆,令人惭愧令人(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裤诗古来,那套裤?举拔山 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满洲妇女,近乃皆改汉装,后此满汉种族之不分,亦犹昔时汉、 胡、羌、戎、契丹、女真、之不能别也。(以上《蕉盦随笔》) 

谈改妇人半旗改汉袍截短衣,脚 根形势融化,说道莲钩。(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北京街面儿上,有种卖旧木器的,也算一行儿生意,或是出摊儿, 或是用打鼓儿挑子挑着,上头还插着个草标儿,(中国普通卖物的标 记),叫空(念控)子一瞧,仿佛由住人家儿现买出来似的。不论茶几 儿,杌橙儿,钱柜炕棹儿,都是红赤鲜鲜。也有罩层桐油的,就有打 点子腊的,反正是窟窿大,大窟窿的破东西,用腻子抹鼓出来的,你 要一图便宜,就算上了当啦,使不了多少日子,立刻就现原形。(燕 市积弊)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师有谚语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来源:《北京风俗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