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号秋涧。 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祖上仕于金。王恽好学善属文,早年受知于元好问,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史天泽将兵攻宋,一见即待以宾礼。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左丞姚枢辟为详议官。王恽上书论时政,擢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春,转翰林修撰,不久又兼任中书省左右司都事。至元五年(1268)首拜监察御史,知无不言,不避权贵。至元十四年任翰林待制。至元十八年拜行台治书侍御史,未赴职。次年春,改山东诸道提刑按察副使,在任1年,以病还乡。至元二十六年授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有治绩。至元二十八年召至京师,次年春,见元世祖于柳林行宫,上万言书议时政,授翰林学士,元贞元年(1295),奉旨修世祖实录,集《圣训》6卷。 大德六年(1302)致仕,大德八年六月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王恽入仕以才干见称。尤好著述。有《秋涧集》100卷,包括《中堂事纪》、《乌台笔补》等及诗文、今存。《元诗选》初集选入王恽诗200余首。王恽是元初诗文大家,文章受到元好问影响,作诗笔力雄浑。顾嗣立说:“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元诗选》王恽小传)这是比较妥当的看法。《秋涧集》中的《承华事略》2卷、《玉堂嘉话》8卷,均有单行本。其词清人朱祖谋编入《彊村丛书》,题为《秋涧乐府》4卷。王恽还著有《相鉴》50卷,《汲郡志》15卷,今均不传。(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1-10)
字源洁,号洁庵。明武进(江苏常州)人。建文进士。永乐五年(1407),受命察访建文帝下落,二十一年还朝。宣德元年(1426)进礼部尚书。六年,又兼领行在户部。“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与侍郎于廉合作,坚持抵抗,反对迁都。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英宗复辟,称病辞职。历事六朝,垂六十年,谥忠安。有《其轩集》。(来源: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 2000-09)
杨兆(?—1587),明陕西肤施(治今延安)人,字梦境,号晴川。嘉靖进士。累迁都御史,巡抚顺天,总督蓟辽等处军务。万历十一年(1583)以边功进工部尚书。十五年致仕,病死。(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张华(232年-300年),西晋诗文作家。字茂先。范阳方城(河北固安)人。少孤贫,曾以牧羊为生。博学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魏末被荐为太常博士。入晋,因力主伐吴有功,历任要职。惠帝时,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杀害。 张华博闻强志,曾编撰《博物志》10卷,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因此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有今人范宁校本。张华诗歌今存三十余首。“其体华艳,兴托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钟嵘《诗品》),是他诗歌的基本风格。其中《情诗》5首,写夫妇离别后相互思恋的心情,感情真挚,语言朴质,较为著名。钟嵘《诗品》称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另有少数诗篇如《壮士篇》、《轻薄篇》等,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一定程度的批判,比较难得。《隋书·经籍志》著录张华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 1991-10)
刘仁恭(?—914)唐末五代初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早年事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善掘地道攻城,军中号为刘窟头。后附晋王李克用,为幽州节度使。旋与克用反目,兼并沧(今河北沧县东南)、景(今河北东光)、德(今山东德州)州等地,图谋吞并河北。据幽州,选将练兵,乘秋焚契丹草场,使其不敢犯边。又与后梁争战,尽黥境内男子为兵,称定霸都。既得势,于幽州城西之大安山营馆宇,聚美女艳妇,穷极侈丽。天祐四年(907),为其子守光所囚。乾化三年(913),父子均为晋军所俘。次年,被杀。(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李贤(1408-1466 ),字原德。明邓县(今属河南)人。宣德进士。景泰二年(1451)上正本十策,超擢兵部右侍郎,转户部,复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未几,进尚书。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是时石亨、曹吉祥用事,李贤与徐有贞被诬下狱,后得释,复尚书,直内阁如故。石亨事败,乃进言勿用“夺门”字,并议革冒功者四千余人。谥文达。曾奉命编《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古穰杂录》、《天顺日记》。(来源:中国历史辞典·第二册, 2000-09)
瓜尔佳·荣禄(1836年4月7日—1903年4月11日),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1878年由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升为工部尚书。因纳贿被参罢免。1891年出任西安将军。中日甲午战争中,任步军统领,特设巡防局督理五城团防以卫皇室。1895年任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上疏清参酌中外兵制,设武备特科,各省设武备学堂。反对维新变法。1898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掌握重兵,协助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镇压维新派。1900年参与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㑺为大阿哥(即皇储),企图废黜光绪帝。在义和团运动中主张镇压义和团,保护各国驻华使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逃往西安。1902年还京后,加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1903年病死。(来源:《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元朝皇帝。又译图帖穆尔、脱帖木儿。蒙古语尊称札牙笃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武宗※海山次子,明宗和世㻋弟。英宗至治元年(1321)出居海南。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奉诏还京,封怀王,食邑瑞州65000户。次年出居建康。致和元年(1328)迁江陵。以己为武宗子,未能继承帝位,甚怨。七月,泰定帝死,九月,权臣倒剌沙等立泰定帝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同月,他被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等迎归大都(今北京),称帝,改元天历,形成两帝并存局面。十月,以兵围攻上都,迫倒剌沙奉皇帝宝出降。次年正月,让位于兄和世㻋,是为明宗。四月被立为皇太子。八月,亲迎明宗于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县北),伺机与燕铁木儿合谋毒死明宗。复即位于上都。同年平息四川囊加台之乱,至顺二年(1331),讨平云南秃坚之乱。在位期间,兴文治,创建奎章阁学士院,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治;诏翰林国史院和奎章阁辑本朝典故,仿唐会要、宋会要,编修《经世大典》,至顺二年书成;尊儒崇佛,修葺曲阜孔庙,建颜回庙,加封孔子父母及诸弟子,从帝师受佛戒,作佛事。因耽于逸乐,委政于右丞相燕铁木儿,致使燕铁木儿恃权擅政,“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元史》卷138),吏治败坏;因滥加赏赐,广作佛事,泛增衙门,续增卫士鹰坊,所费浩繁,“帑藏空虚,生民凋瘵”(《元史》卷33),广西、云南、海南、岭北等地人民反抗持续不断;与明宗系的帝位之争持续不断,使明宗后八不沙被谗遇害,立已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以承帝位,远徙明宗子妥懽帖睦尔于高丽、广西静江。死后追谥圣明元孝皇帝,庙号文宗。顺帝至元六年(1340),以其谋为不轨,使明宗饮恨而死为由,诏除庙主。(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水晶宫道人。湖州(今吴兴)人。宋朝宗室。“宋亡,居家,益自力于学”。入元后,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20多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自此,赵做了元朝的官。开始任兵部郎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忽必烈死后,其自感“世事多变”,有隐退思想,即“今日非昨日,荏苒叹流光”。终于在仁宗延祐六年(1319)南归。诚如其妻、元朝女画家管道升赠词所云:“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其精通音乐,对鉴定古器物也很在行。但是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最高,是元初影响颇大的画家。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其绘画,山水、人物、竹石、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主张“画贵有古意”,“书画同源”。他的复古论,主要目标是攻击南宋院画,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但他并不是要人继承唐画重视内容的传统,而是要复兴唐画的“简率”,即笔墨形式方面的“古意”。他所提倡的“书画同源”,要求笔墨的书法趣味,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其在创作上能够写实,表示过“到处云山是吾师”。他画的《水村图》,描绘了水村的清静幽致,“远山近山云漠漠,前村后村水重重”的景色。他的作品面貌也较多,其中鞍马人物多用工整着色方法;山水竹石则多用简率的水墨表现,极富笔墨趣味。传世之作《秋郊饮马图》为其杰作,缜密重色,有唐人的遗意。《鹊华秋色图》以浅绛设色,则另是一种风格。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传世书迹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三跋》、《四体千字文》等。
清江苏金坛人,字叔子,号耐圃。乾隆状元。乾隆十五年(1750)入值上书房。历内阁学士,兵、刑、户部侍郎。二十五年起任军机大臣,参预机要二十年,甚得高宗信任。因久处机要,勾结外官,收受贿赂,为时人所讥。然才思敏捷,颖悟过人,敕谕多出其手,高宗御制诗也有口授而由其定稿者。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曾与朱筠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为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后病卒。著有《国朝宫史》、《素余堂集》。(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