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
康熙三十五年(1696),著名学者颜元开始主持漳南书院。颜元,字易直,号习斋,河北博野县人。他八岁跟随僧人吴持明学习骑射剑戟及攻守兵法,后来又学习八股文,应考县试,曾说:“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从二十三岁起,颜元开始办学墪教授子弟;与此同时,潜心学问,专攻理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清代前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主持漳南书院工作时,已经六十二岁。他认为讲学应该广博,注意实践。他大胆提议改建漳南书院格局,建正厅三间,名为“习讲堂”。讲授武备,学习黄帝、太公及孙吴诸子兵法、攻守营阵、陆水战法并射御技击;讲授经史,学习十三经、历代诰制、章奏、诗文;讲授艺能,学习水学、火学、工学、象数。为了应付时制,还另设二科,一是静坐科,主要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另一为帖括科,学习八股举业时艺。这两科均不是主科。颜元还在习讲堂正厅大书楹联一幅:“聊存孔绪励习行,脱云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颜元提倡的教育内容和文法,在当时具有新意;漳南书院的改制,在颜元一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颜元主持漳南书院仅半年时间。同年八月中旬,漳水漫堤,发生水灾,漳南一带全部淹没,书院也荡然无存。由于资财有限,无力再举,颜元不得不怅然返家。他以教育振兴民族的理想遂未能实现。
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月二十八日,康熙朝理学名臣李光地病逝,终年七十七岁。李光地,字晋卿,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朝初年,他考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耿精忠叛乱期间,他正回乡省亲,为平定三藩之乱,特上蜡丸密疏,被康熙帝称为忠臣。在统一台湾过程中,他推荐内大臣施琅为取台主帅,并认为只有施琅才能胜此重任,施琅后来果然不负厚望,终于统一了台湾。李光地的正确主张受到康熙帝高度赞赏。康熙帝对李光地的学识非常欣赏,有时几天之内就多次召问。他任会试考官,与其他考官一起革除弊政;奉命视察河情,便绘图呈进,提出治理办法;康熙帝重视人才,他便推荐陆陇其等人。他在任直隶巡抚期间,从安民为要,勘治漳河,宁息水患,亲督官吏,扑灭蝗灾,对于各地灾民,贷以牛种,请免赋税。特别是兴修水利,政绩突出,曾经带病工作,受到康熙帝嘉奖。除直隶巡抚外,李光地还曾任职通政使司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吏部尚书等。康熙帝为巩固清初的统治,亲自提倡程朱理学。李光地深明其意,所以在侍讲和修书等场合中都分外卖力。他称朱熹之功可以和日月争光,对康熙帝信仰朱子,索性不发朱子书回非常高兴。他所校理的《御纂朱子全书》、《周易折中》、《性理精义》成为清代官方书籍。康熙帝经常召他进入便殿,相互探讨程朱理学。李光地死后,康熙常曾伤感地说:大臣中了解朕心思的没有人能比得上李光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二十八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力陈八股之弊。二十九日,康有为、宋伯鲁又上疏请改八股为策论。五月初五日,光绪帝发布“上谕”:自下科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政变后,八月二十四日,清廷宣布恢复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等项分别考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又下诏:自明年始,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廷正式宣布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推行新式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先后奏上《请开学校折》、《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根据康有为的一再吁请,光绪帝于五月二十二日发布“上谕”,命改各地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凡不在祀典之民间祠庙,亦一律改为学堂。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辍。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再令各省、府、州、县设立学堂,“作育人才”。光绪二十八年正月(1902),又谕将宗室、觉罗、八旗等官学改设中、小学堂,并归入大学堂办理;各省驻防官学、书院一律改为小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光绪皇帝根据御史王鹏运的建议,命军机大臣与总理衙门大臣会商开办京师大学堂事宜。四月二十三日,颁发“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五月十五日,总理衙门奏上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派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张元济为总办(后由黄绍箕、余诚格继任),许景澄为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为西文总教习。初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议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十科。戊戌政变后,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学生不及百人,性质仍与旧时书院无异。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停办。光绪二十八年(1902)复校,设预备科(政科、艺科)、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次年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及进士馆。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宣统二年(1910),改设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清政府任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并命他裁定学堂章程具奏。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十二日,张百熙进呈《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章程》以及《蒙学章程》各一份,共六件,候旨颁行。这些章程对辛丑年以后清政府设立的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入考方式、教学内容等,做出一一些系列规定,是中国近代学堂教育体系整体设计的最初方案。进呈当日,即由清政府颁行,被称为钦定学堂章程。
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十二日,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建寅不幸逝世。徐建寅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其父是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曾翻译了《汽机发轫》、《化学鉴原》等近代科学著作,为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徐建寅自幼追随其父,耳闻目濡,参加实验,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治二年(1863),他协助其父完成了木壳轮船“黄鹄号”的制造。同治五年(1866),徐寿受命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主持翻译馆,徐建寅参与了翻译近代科学书籍的工作,翻译出《化学分原》、《声学》、《电学》、《兵学》、《器象显真》、《石板印法》、《造铁全法》、《汽机新制》等科学、兵法新书二十多种。同治十三年(1874),李鸿章创办天津制造局,调徐建寅负责研制火药必需的硝酸。徐凭借对化学的丰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很快研制成功,且比进口货便宜许多。光绪元年(1875),徐建寅奉调山东机器局总办,“躬自创造,未尝延用西人”,建成一座新型枪炮弹药工厂。光绪五年(1879),徐建寅以驻德参赞名义,到德、英、法考察造舰及军事工业。徐建寅在欧洲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仔细了解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转,工人操作细节,把他认为对中国有参考价值的东西都记录了下来。在他逗留欧洲期间写的《游欧杂录》中,他详细介绍了许多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和设备,如模锻、挤压、冲制成型、仿形切削、转炉炼钢、电冶铜等等,有的笔记几乎同技术文件没有区别,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和影响。戊戌变法时期,徐建寅以其丰富的科技知识和实践,被派任新设立的农工商总局督理。但戊戌政变后,许多新事物被扼杀,农工商总局亦被载撤。徐建寅后来受张之洞之邀,到湖北帮助兴办工业和训练新军,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外国停止向中国供应火药,徐建寅遂赴汉阳钢药厂研制硝化纤维无烟火药。徐建寅认为:列强交迫,军火尤为重要,所以殚精竭虑,夙夜赶制,“日手杵臼,亲自研炼”,终于试制成功,并准备大量生产。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十二日,徐建寅与工匠们一起拌和药料,不想机器磨擦过热,生火炸裂,声如霹雳,火焰冲天,徐建寅与在场的另十三人同时遇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议及兴办学堂,先行设局编译教科书。二十日,清廷命刘坤一、张之洞按会奏所陈,择要举办。当月,编译教科书的机构成立,该局设在江宁,初名江鄂书局,后改江楚书局。刘世珩为总办,缪荃孙为总纂,陈作霖、姚佩珩、陈汝恭、柳诒征为分纂。书局成立后即开始编译书籍。罗振玉、刘大猷、王国维在上海翻译日本书籍。另由陈季同、陈庆年先后主译西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曾祐撰写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完稿。这部教科书只将中国古代史写到隋朝,但却是近代中国人用进化论观点指导历史研究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夏曾祐把中国历史置于上古、中古、近古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去思考,强调古今事变的因果联系,并将其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贯穿于全书。该书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历史分期的见解。其中“中国五千年之历史,战国为古今之大界”,并具体分析了战国时期各种改革,认为其中的军政改革,“此事与家族社会与国家社会不同之界,较他事为尤甚”,实为战国封建说的初次猜测。其中“清代二百六十一年为更化时期:此期前半,学问政治,集秦以来之大成;后半,世局人心,开秦以来所未有。比盖处秦人成局之已穷,而将转入他局”。道光以后,与天下相见,数十年来,乃骎骎有战国之势,于是识者知其运将转矣。实为划分古代与近代史分期的首次尝试,是近代史学史首出的卓见。夏曾祐还在书中“历史之益”一节中,强调“夫读史之人,必悉其史中民陈,引归身受,而后读史乃有益”,即让人从史书中汲取教益。这部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新颖的历史书,使人耳目一新,深得当时读者欢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二日,清政府宣布自下一年会试开始,凡一年授职翰林院修撰、编修者,二、三年改翰林院庶吉士,用部属中书者,皆必须入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必须领有卒业文凭,始咨送翰林院散馆”,以备录用。知县签分到省,也必须入各省课吏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