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机构:军机房
官名。俗称大军机。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院、寺等衙门堂官)等奉特旨应召入值,为兼差,无固定员额,初设军机处时为三人,以后则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到十一人。军机大臣之名初期有“办理军机事务”、“军机处行走”、后来有“军机大臣上行走”,光绪年间始用“军机大臣”之名,凡有上述名称的,都是军机大臣。初入军机者,前期称“军机处学习行走”,后来有“大臣上学习行走”,属于见习军机大臣的性质,任职一、二年方去掉“学习”字样,为一般军机大臣。各军机大臣的名次都有一定,大致以官位高低及行走先后为序,也有经皇帝指定的,并有领班一人,总理军机处事务。军机大臣虽为兼职,但入值军机处是其主要职务,很少有时间再回原衙门办事,不过原衙门仍保留其职位。参见“军机处”。
(来源: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 1992-10)
(清)
(1)雍正间办理军机事务通称。《清史稿·海望传》:雍正十三年,“命办理军机事务。世宗疾大渐,召同受顾命。是时办理军机事务
鄂尔泰、
张廷玉、讷亲、班第、索柱、丰盛额、莽鹄立、纳延泰及海望凡九人。”《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一:“雍正十三年
鄂尔泰、
张廷玉、讷亲、班第、索柱、丰盛额、海望、莽鹄立、纳延泰、徐本。”
(2)办理军机大臣省称。《清史稿·鄂尔泰传》:“乾隆二年十一月,辞总理事务,授军机大臣。”《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一:“乾隆二年十一月,复办理军机处。鄂尔泰十一月辛巳,仍以少保、一等子、保和殿大学士为办理军机大臣。”
(3)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通称。《清史稿·松筠传》:“乾隆五十七年,召俄官会议定约,亲莅俄帐宴饮。……召还京,授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五十九年,署吉林将军。”《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一:“乾隆五十八年松筠四月庚寅,以户部左侍郎在军机处行走。五十九年,旋命署吉林将军。出。”按:即“在办理军机处行走”。清梁章钜《枢垣记略》卷九《题名》一《汉军机大臣》:“徐本。”《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雍正十三年徐本十月辛巳,以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在办理军机处行走。”
(4)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之通称。清梁章钜《枢垣记略》(道光本)卷九《题名》一《满洲军机大臣》:“勒保。”《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一:“嘉庆十八年勒保正月乙亥,以太子太保、一等威勤伯、武英殿大学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来源: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增订本), 2019-04)
张廷玉 |
雍正10年-雍正13年;乾隆2年-乾隆14年 |
鄂尔泰 |
雍正10年-雍正13;乾隆2年-乾隆10年 |
讷亲 |
雍正11年-雍正13年;乾隆2年-乾隆13年 |
马兰泰 |
雍正11年 |